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靶标的筛选和验证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u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没有特效防治方法。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HBV基因组较小,易发生突变,限制了靶向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的发展。最近的研究表明,抑制宿主细胞中某些蛋白的功能可以阻断病毒感染。与病毒基因组相比,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可能包括更多与病毒复制有关的基因。应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系统分析宿主基因表达,是一种从宿主细胞中发现潜在抗病毒靶标的有效方法。因此,本课题旨在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和验证宿主细胞内潜在的抗HBV药物作用靶标,为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 本研究首先制备了芯片通用型阳性对照,并对芯片的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病毒感染相关基因表达谱芯片。应用此芯片比较了HepG2.2.15细胞与HepG2细胞表达谱差异,并研究了HepG2.2.15细胞经抗HBV药物干预前后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情况,筛选出在HBV感染后差异表达、而药物干预后表达逆转的基因,获得了可能的HBV感染关键分子。通过RT-PCR、Western印迹技术验证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SGPR1、fibronectin可能成为肝细胞内潜在的抗HBV药物作用靶标。在此基础上,应用反义技术、配基、抗体、小分子化合物等途径抑制肝细胞中ASGPR1、fibronectin的表达或功能,发现HepG2.2.15细胞内HBV的复制受到明显抑制,为证明ASGPR1和fibronectin成为抗HBV药物作用靶点的可能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筛选和初步验证确定ASGPR1、fibronectin可能成为抗HBV药物的新型作用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在长寿老年患者(≥90岁)和中年患者(45~59岁)单次和重复静脉注射的肌松效应。方法选择行下肢手术的长寿老年患者(≥90岁)12例和中年患者(45~59岁)12例,按性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sRAGE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类职业学校迅速扩张,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政府也大幅增加投入,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
女性就业是女性获得经济独立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就业问题日益显现出一些不容乐观的特点和趋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女
木材加工领域加工机械与装备、木质家居用品生产用原辅材料供应的专业领先国际展会——第27届国际木工机械展(Xylexpo)将于2020年5月26—29日,在意大利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盛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明清时期海南黎族有不纳粮不当差者,有纳粮当差者,有纳粮不当差者。海南岛南部崖州地方的黎族中有三差黎和四差黎。三差指均瑶、均平、民壮;四差指均瑶、均平、民壮、驿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阅读是写作的前沿阵地,写作是阅读的稳固后方,阅读与写作
目的探讨H反射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30例GBS患者早期的神经电生理资料,结合神经传导速度(NCV)和F波,评估H反射在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