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先验·主体——先验地回溯到时间性主体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s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主题与其被草率地认定为是时间,不如说是依循先验论展现人与时间的关系。然而这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工作。因为,先验论、人以及时间都不是可以被一劳永逸地给出概念界定并按照赋予它们的固定意义来解方程式地计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所涉及的这三个主题都是在人类思维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在新的问题视域中被赋予新的意义和理解的。换言之,它们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然而这三个主题之所以会为本文选中是因为它们的发展是在相互的关联中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其中任何一个的发展都直接关系到另外两者的实现。所以,要想把捉它们的真理必须从它们的历史和历史的相关性出发。于此,本文致力于通过演示时间、主体和先验论的在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的进程中的发展轨迹来理清时间与主体人是如何从看似无关的两个课题随着先验论这个思维视角的诞生和发展逐渐走向合一的。
其他文献
交往是人在社会中的重要生活方式与存在方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世界的一体化,人们无一例外地被卷入了世界性的交往活动中。当代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受到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少
“惬意”是一种切真的主体感受,它取决于主体生命力的价值,是主体所具备的一种基本价值。但是,当社会进展到现代资本主义特别是机械化大生产时代,青年卢卡奇敏锐地发现,生命的这种
黄榦(1152—1221)是南宋著名的朱子学家,与陈淳、刘焓、蔡元定并称朱熹四大弟子。黄榦的道统论是其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他在朱熹道统论的基础上,将理
高校是重要的科技创新阵地,高校发明人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高校专利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校专利转化的多重因素,引导出影响高校专利转化的主观因素,总结
圣严法师不但是当代社会影响巨大的佛教宗教家,同时还是受过严格现代学术研究训练的首位中国博士比丘1。其留日期间的硕论《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可谓弥补了当时学界对此书了
学位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坚持不懈地对其生存的世界进行着无尽的探索,天地生万事万物始终为人们所关注。近代之后,地学领域围绕地质演化和生物发展的灾变与均变问题展开了激烈
在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人们始终想要融入自然,融入“天道”中,以此来获得归属感、存在感。为实现这一融入,儒家提出了“天人合一”论断。儒家的“天人合一”论断,就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