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醛酮还原酶基因BMgn009799的分子克隆与酶学特征鉴定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080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Bombyx mori)属于鳞翅目类昆虫,拥有丰富的体色突变体,是研究昆虫体色形成机制的重要材料。本实验室前期以家蚕黄体色抑制突变体i-lem为研究对象,利用定位克隆技术将i-lem的候选基因初步定位为BMgn009799。BMgn009799编码的蛋白属于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AKR)超家族,该家族大多数成员都是依赖烟酰胺腺嘌吟二核苷磷酸(NADPH)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部分成员具有参与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合成途径的功能。目前,家蚕BMgn009799基因的体内外表达模式、酶学特性及其在i-lem抑制lem分子机制中的调控功能尚不清楚。本实验首先调查了BMgn009799在p50(+/+)、ah09(lem/lem)和l82(i-lem/i-lem)五龄幼虫各组织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该基因主要在头部、体壁、中肠和脂肪体有较高表达。从组织总蛋白的酶活检测结果可以看出,AKR的活性趋势与基因转录水平相似。为了证实BMgn009799可能参与BH4的合成途径,我们对三个品系幼虫的头部、体壁和脂肪体的BH4及其前体物质墨蝶呤(sepiapterin,SP)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i-lem中的SP水平显著下降而BH4的含量明显上升。为了进一步研究BMgn009799的酶活与功能特性,我们对野生型和突变型BMgn009799分别进行了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并用Western blot鉴定了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和纯化。以AKR经典底物——DL-甘油醛为底物的酶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型重组蛋白(BMgn009799wt)的最适p H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35℃,其在45℃时的热稳定性最好。多种底物的酶活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BMgn009799wt对DL-甘油醛的亲和性最高,其次为1-(4-氯苯基)-1,2-丙二酮和壬醛,对17α-羟孕酮没有表现出活性。酶活抑制实验结果显示tolrestat可以有效的降低BMgn009799wt对上述底物的催化活力,而epalrestat和sorbinil只能抑制该酶对DL-甘油醛的催化活力。另外,本论文对突变型重组蛋白(BMgn009799mu)的酶活调查数据显示,相对BMgn009799wt而言,BMgn009799mu对以上底物均未表现出活性。我们推测,一方面可能是由于BMgn009799mu需要更为严格的翻译后修饰机制,而原核表达系统无法满足这一条件;另一方面BMgn009799mu可能在i-lem体内的生物活性依赖于其他作用因子才可发挥,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和探讨。
其他文献
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cv.Dangshan Su)果实中石细胞的体积和含量影响果实的口感与品质,而石细胞是由薄壁细胞细胞壁上木质素沉积且次生加厚所形成。KNOX(KNOTTED1-like homeobox genes)基因家族中的BP(BREVIPEDICELLUS)和STM(SHOOT MERISTEMLESS)在木质素的生物合成中主要起负调节作用。为揭示BP和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高病死率的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属于尼多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I群的成员,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PEDV在遗传进化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S基因可作为合适的遗传标记。2010年,一种新型PEDV在中国广
梨树早期落叶现已成为生产上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南方砂梨产区更是异常严重,其中由炭疽病造成的梨早期落叶现象较为突出。炭疽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病害,能侵染不同的宿主,对果树的果实、枝干、叶片均能造成危害。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砀山县梨园产区梨炭疽病害叶片样品进行采集,并对发病部位进行病原分离、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及其生长特性,结合分子学系统发育研究。以ITS、ACT、CAL、GAPDH、TUB2等5对基因对病原特异
农业信息监测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得到各研究单位的广泛关注。农业信息监测技术主要由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应用处理技术构成,其中微电子技术和无线通信的进步促进了信息感知和无线传感网的快速发展,多样式的Web框架使具有良好交互的应用平台研发成为可能。然而,农业领域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使农业信息监测技术及系统研发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面向温室环境的农情信息监测关键技术展开研
本文意在研究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玉体系周年产量、土壤肥力、温室气体排放,NH3挥发以及硝化和反硝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为高效施肥和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撑。试验在安徽农业大学农翠园试验基地上进行2年的小麦玉米田间轮作,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在小麦、玉米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单施无机肥(T1),有机肥:无机肥=1:2(T2),有机肥:无机肥=1:1(T3),有机肥:无机肥=2:1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一带。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Orbitrap Focus质谱联用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等级黄山毛峰绿茶品质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其差异代谢物的信息。通过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在不同等级黄山毛峰绿茶等级分类中起重要作用的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发现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可分为六大类,分别是氨基酸,有机酸,黄酮醇和黄酮苷,黄烷醇及其衍生物,生物碱以
鸡枞菌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离褶伞科(Lyophyllaceae)、蚁巢伞属(Termitomyces R.Heim)。该物种是一类与大白蚁亚科(Macrotermitinae)昆虫共生的著名美味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其“与虫共生”的特性导致鸡枞菌的人工栽培一直没有取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植物的抗逆和抗病反应中也有重要的影响。前期研究发现内生菌DZSY21处理玉米可以增强玉米对小斑病的抗病性。因此,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内生菌DZSY21处理玉米后,DNA甲基化在增强玉米抗病性过程中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技术(MSAP)对内生菌DZSY21处理和对照玉米叶片基因组DNA进行全
本研究将88份小麦品种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以测定种子贮藏特性,测定其面粉色泽和面片光泽,并进行相关分析以明确小麦籽粒中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活性的主要品质效应。在此基础上,鉴定了124份小麦种质资源在3个年度间的LOX活性表型,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SSR标记进行关联分析,解析与LOX活性显著相关的SSR标记位点,鉴定与高、低LOX活性显著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研究结果如下:1.
茶树作为一种铝富集植物能够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在农业生产中,酸性土壤是影响作物生长的毒害因子之一。在土壤不同p H值的情况下,铝的存在形式各有不同;在其所有的化学形式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是Al3+。茶树自身具有铝富集作用且自身未受到损伤说明茶树具有耐铝特性。研究表明茶树的耐铝特性不仅与自身的生理特性相关,也与体内的内源微生物相关。本论文从茶树根系分离耐铝内生菌,对其进行鉴定以及相关分析实验。1.茶树耐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