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北省B市为例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5后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认同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加强新时代公务员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95后青年具有与其他公务员群体不同的特质,进入基层政府工作后,可能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情形。本文以河北省B市95后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四个个案的访谈与观察,发现B市95后基层公务员存在职业认同不稳定、工作压力大等问题。汇总访谈结果,结合95后青年特点和相关文献,从公共服务志向、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三个维度与职业认同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四个研究假设:一、B市95后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志向与职业认同显著正相关;二、B市95后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压力与职业认同显著负相关;三、B市95后基层公务员的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认同显著正相关;四、组织支持感能够正向调节工作压力与B市95后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通过对B市181名95后基层公务员的问卷调查发现:B市95后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志向、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认同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与职业认同呈中等程度负相关;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了工作压力与B市95后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与三个方面影响因素相对应,提出了稳定、提升、内化95后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的管理建议:一是通过适度纾解工作压力来稳定职业认同。建议95后基层公务员自身要有意识培养高稳健型个性以提高抗压能力,提高工作能力以减轻工作压力,积极参与文体和心理关怀活动以释放工作压力。二是通过加强组织支持感来提升职业认同。建议落实公务员交流制度,挖掘发挥95后公务员潜能;培育公平团结信任尊重的组织文化;领导者采取灵活领导方式,关心支持下属。三是通过强化公共服务志向来内化职业认同。建议创新培训方式,常态化开展教育活动;强化示范作用,加强对优秀成员的表彰。本文以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公共服务志向为切入点,逐步稳定、提升进而内化95后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认同,发挥95后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培养一批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年轻干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其他文献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全球国家和地区中居首位。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中国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1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在助推世界经济发展上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金砖国家作为世界新兴国家的代表,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扩大中国在其他金砖国家中的直接投资规模并且优化直接投资布局是推动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引进外国投资的同时,实行“走出去”战略,鼓励本国企业在海外开展投资,增强竞争力。欧洲作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区域。随着我国在欧洲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类冲突、矛盾与阻力也日益显现,因此来自欧洲国家的制度质量层面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本文探究欧洲国家的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的影响,对中国OFDI的健康发展提供一
学位
高速公路作为区域一体化、地区协调化、经济集约化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在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改善城市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速公路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而且是要素资源流动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本文深入研究了高速公路影响区域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利用高速公路影响区域产业集聚的动态面板模型,基于中国2010—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高速公路影响区域产业集
学位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与创新能力的迭代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群“网络化”发展趋势促使城市创新的研究视角需要由“点”向“网”转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建设跨区域、跨行业创新网络的必要性。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在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仍存在着地区创新合作意愿不强,区域整体创新实力和竞争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因此
学位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区域集聚性,而湾区基本都是所在国的主要集聚地,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极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环渤海是我国三大湾区之一,也是三大经济区之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环渤海湾区将继续强化其在我国北方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环渤海地区建设用地空间快速扩张,耕地资源被大量占用,后备土地资源匮乏,生态用地日益破碎化,国土空间开发失序,人地矛盾凸显,亟须通过土
学位
城市蔓延现象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相伴而生的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河北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的战略区域之一,经济活力强、人口密度大、工业基础雄厚,承担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在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之下,探究河北省各地区的城市蔓延影响机制对于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以往的研究中多有关于城市蔓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鲜有涉及对高
学位
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十八大召开之后,我国开始迈向“强起来”的发展进程,面对世界经济状况萎靡以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变慢的发展趋势,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重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己成为当务之急。公共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不容忽视,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公共投资的支持,但是伴随着公共投资规模的不断提升,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公共投资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
学位
当前中国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正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的基本国情表明,农业农村仍是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农民增收是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为此,中国正在深入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河北省作为中国乡村人口和农业大省以及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在稳定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方面占有十分重
学位
人类步入21世纪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愈加频繁,人类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愈加多元。发生于2019年末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为止仍处于不断的反复中,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阻力,迫切需要全球各国同心协力,共同战役。疫情之下,寰球同此凉热。新冠病毒具有适应力强、潜伏期长、传染速度快等特征,短期内便蔓延至全球各地,对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严重
学位
河北省作为一个工业大省,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大量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会对生态环境、人群健康产生影响。当前,河北省的大气污染治理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性成效,但仍面临落实碳减排和接续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双重压力。探究河北省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的协同减排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省的“减污降碳”为落脚点,基于IPCC2006碳排放因子法计算得到的河北省碳排放量和统计年鉴数据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