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十八大召开之后,我国开始迈向“强起来”的发展进程,面对世界经济状况萎靡以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变慢的发展趋势,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重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己成为当务之急。公共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不容忽视,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公共投资的支持,但是伴随着公共投资规模的不断提升,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公共投资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促使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对我国发展起到消极影响。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阶段,要充分分析公共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改善公共投资方式,确保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上述背景为基础,公共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公共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其次,对公共投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概念界定和机理分析。再次,对公共投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新发展理念”和“十四五”规划构建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以及效率六个层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和东、中、西以及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进行时空分析。最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性公共投资、经济性公共投资、城镇化率、人力资本以及政府干预指标,从空间视角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省域层面和区域异质性层面分析公共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行效应分解,运用门限模型对公共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分析。基于上述主线,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关于公共投资:我国公共投资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公共投资增长率变化很不稳定且经济性公共投资远高于社会性公共投资。(2)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站在全国省域角度进行分析,其大体呈现出上升发展趋势,但是区域差异相对来说较为显著,东部地区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处于末位。(3)实证分析表明:全国层面,经济性公共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社会性公共投资相反,不同地区的公共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区域差异性分析中,东、中、西部经济性公共投资的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东北地区经济性公共投资产生了负向的直接效应。非线性分析中除中部为单一门限外,东、西、东北部公共投资的作用均存在双重门限值,公共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趋势,并且促进效果不断变差。最后,本文以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制定区域差异化的公共设施投资策略,调整完善公共投资结构,增强公共投资效能,严格界定公共投资的范围,适度收缩公共投资规模并扩大有效投资。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市场活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投资意识也随之提升,超前消费、经营不当、投资失败等现象层出不穷,由此导致的个人资不抵债问题也越来越多。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只将企业法人作为适格的破产主体,未承认将个人作为破产的适格主体。但是,随着我国个人实然破产现象的逐渐增多,若仍将个人排除在法定破产主体之外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和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在现代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国政府和企业对电子商务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国内外研究学者也将其列为研究热点。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的金砖国家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并在金砖国家峰会等会议机制中积极推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目的是为金砖国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但是,金砖国家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且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在该领域合作进程缓慢。在此背景下,对金砖国
学位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金砖国家贸易状况的演变,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不容小觑。而在贸易产品种类方面,制造业产品贸易在金砖国家贸易中已经占据重要位置,但产业内贸易水平有待提升,贸易结构仍需改善。本文希望通过对金砖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研究,为金砖国家深化制造业贸易合作提供参考。尽管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制造业贸易额量大增速快,但贸易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对制造业贸易额
学位
据《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较2020年增长9.1%。但相比城镇,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与此同时,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也越来越严峻,农村居民的养老负担加大以及人力资本浅化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家庭收入增长受限。因此提高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我国
学位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全球国家和地区中居首位。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中国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1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在助推世界经济发展上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金砖国家作为世界新兴国家的代表,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扩大中国在其他金砖国家中的直接投资规模并且优化直接投资布局是推动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引进外国投资的同时,实行“走出去”战略,鼓励本国企业在海外开展投资,增强竞争力。欧洲作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区域。随着我国在欧洲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类冲突、矛盾与阻力也日益显现,因此来自欧洲国家的制度质量层面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本文探究欧洲国家的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的影响,对中国OFDI的健康发展提供一
学位
高速公路作为区域一体化、地区协调化、经济集约化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在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改善城市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速公路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而且是要素资源流动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本文深入研究了高速公路影响区域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利用高速公路影响区域产业集聚的动态面板模型,基于中国2010—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高速公路影响区域产业集
学位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与创新能力的迭代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群“网络化”发展趋势促使城市创新的研究视角需要由“点”向“网”转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建设跨区域、跨行业创新网络的必要性。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在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仍存在着地区创新合作意愿不强,区域整体创新实力和竞争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因此
学位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区域集聚性,而湾区基本都是所在国的主要集聚地,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极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环渤海是我国三大湾区之一,也是三大经济区之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环渤海湾区将继续强化其在我国北方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环渤海地区建设用地空间快速扩张,耕地资源被大量占用,后备土地资源匮乏,生态用地日益破碎化,国土空间开发失序,人地矛盾凸显,亟须通过土
学位
城市蔓延现象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相伴而生的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河北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的战略区域之一,经济活力强、人口密度大、工业基础雄厚,承担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在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之下,探究河北省各地区的城市蔓延影响机制对于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以往的研究中多有关于城市蔓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鲜有涉及对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