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之一,能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强调,独立设置《文化生活》模块的目的是端正高中学生的文化态度,引导其正确的文化行为,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能力,最终培养高中生文化自信心。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所担负的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职责与实际效果间仍有较大差距。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优化教学资源以及灵活的教育手段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理性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外来文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培育高中生文化自信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文化自信的内涵、培养高中生文化自信的意义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其次,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再次,分析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所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充分、课堂教学水平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脱节、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教学等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从加大课程资源开发、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增加文化实践环节和转变教学评价观念等四个层面提出增强培育高中生文化自信策略。论文最后部分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例,展开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