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及Ca(NO)胁迫对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3098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茄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重要蔬菜之一,也是保护地大面积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近年来,随着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次生盐渍化日益严重,对茄子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很大。因此深刻了解盐害机理,选择耐盐性茄子品种,进行抗盐栽培,对茄子的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紫月、茄杂二号、紫光、快星、长野狼、墨星一号六个品种为试材,以NaCl和Ca(NO3)2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研究内容,比较六个茄子品种对不同种类盐分的耐盐性,研究盐逆境下茄子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的响应特性,为抗盐品种的选择利用及耐盐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以六个品种的种子为试材,分别用60,90,120,150,180,210mmol/LNaCl及40,60,80,100,120,140mmol/LCa(NO3)2进行盐处理,比较六个品种对不同浓度及不同盐类发芽期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低盐60mmol/LNaCl及40mmol/LCa(NO3)2盐浓度下促进了种子萌发,但胚根鲜重随盐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在高盐浓度下,严重的抑制了种子萌发,根据发芽期各项指标测定结果综合比较,六个品种无论是经NaCl胁迫,还是经Ca(NO3)2胁迫后,快星在发芽期的耐盐性最高,紫光最低,而其它四个品种的耐盐性介于快星和紫光之间。 2分别用0,120,180,240,300,360mmol/LNaCl胁迫处理7d,随盐浓度的升高,幼苗的干物重、地上部含水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质膜透性上升加剧,不同品种耐盐性有差异。综合各项指标比较得出:六个茄子品种在NaCl胁迫下,茄子幼苗期耐盐性是紫月最高,茄杂二号最弱,其它四个品种介于两者之间。 3用0,80,120,160,200,240mmol/LCa(NO3)2胁迫后,结果表明,在80~160mmol/L的Ca(NO3)2胁迫下,六种茄子幼苗的生长量下降,MDA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增加,渗透调节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上升都较平缓。而200和240mmol/L的Ca(NO3)2胁迫下,六种茄子幼苗的生长量明显受到抑制,地上部含水量和根系活力下降,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显著增加,渗透调节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也出现大幅度的上升。这表明,低浓度Ca(NO3)2对茄子幼苗造成的盐害症状轻,并且低浓度Ca(NO3)2对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在高浓度的Ca(NO3)2(200和240mmol/L)对茄子幼苗造成明显的盐害症状。综合各项指标比较得出:六个茄子品种幼苗期耐盐性是墨星一号最强,紫光最弱,其它四个品种介于两者之间。 4本试验不仅在浓度水平上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时间上的变化趋势,根据以上结果分别选出苗期对NaCl抗性差异最显著的品种是紫月和茄杂二号;对Ca(NO3)2抗性差异最显著的品种是墨星一号和紫光。分别用270mmol/LNaCl胁迫紫月和茄杂二号及180mmol/LCa(NO3)2胁迫墨星一号和紫光,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的干物重、地上部含水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SOD活性明显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MDA含量、质膜透性、POD活性增加;Ca(NO3)2胁迫4d时,茄子幼苗的生长量下降,MDA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增加,渗透调节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上升都较平缓,并且根系活力有所升高,SOD活性升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和POD活性呈先升高再下降趋势,这说明在短期Ca(NO3)2胁迫下对茄子幼苗造成的伤害较轻,但在长时间的胁迫下,MDA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增加,渗透调节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上升变化幅度加大,并且根系活力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说明在Ca(NO3)2长时间胁迫条件下,茄子受到严重伤害。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吸附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是近年来污水治理的热点课题之一。拓宽吸附剂的原料范围,寻找吸附大、选择性高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仍是促进吸附技术实用化的努力方向。本论文以废水中常见的且危害较严重的重金属离子为处理对象,研究了13X分子筛和NaY分子筛对pb2+、Cd2+、Cu2+离子的吸附性能。本论文采用人工合成的13X型和NaY型分子筛为吸附剂,系统研究不同温度下水中pb2+、Cd2+和Cu2+在分子筛上的吸附
本文为了得到相对准确的地下水年龄数据,研究展开了如下工作:首先通过对太原市地下水动力场、水化学场以及同位素特征的研究与分析,确定了地下水的水流路径、矿物相的组成以及水流补给来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现代地球化学模拟技术NETPATH软件,通过地下水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和同位素质量迁移模型的耦合,对研究区水流路径上的地下水的化学演化进行反向地球化学模拟,揭示地下水溶解无机碳的行为机制,识别出影响地下水
学位
本项研究对课题组保存的16株乳酸菌进行体外产维生素B的筛选,研究在不同条件下产维生素B的能力,同时对产维生素B乳酸菌进行温度、耐胆盐、酸、人工胃液和肠液试验。结果表明:16株菌中有8株产维生素B其中3株产维生素B的量较高,产维生素B的量最高的SE7-1菌株被鉴定为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SE5-1菌株被鉴定为嗜酸乳杆菌、S1-卜3被鉴定为粪肠球菌。对产维生素B的3株菌进行了耐胆盐和耐酸性试验,结果3
学位
本研究旨在研究二氧化碳对酸奶保藏的最佳条件,以期能运用于酸奶加工贮藏中,延长酸奶的保存期限。1.研究了CO2协同不同条件下在酸奶中的溶解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通气环境温度较低,酸奶中溶解的CO2较多。随着气体通入时间的增加,CO2在酸奶中的溶解量增加。通入气体环境温度是影响CO2在酸奶中溶解的主要因素。气体环境温度在4℃时在酸奶中溶解CO2浓度最大值为42.29mmol/L,8℃时溶解CO2浓度最大
学位
为了研究温光条件对小麦生态不育系周13S-1和胞质不育系V太911289a雄性育性的影响,探讨两个不育系雄性育性的转换机制,为周13S-1利用和胞质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拓建提供依据,于2003~2005年在湛江进行了小麦生态不育系周13S-1和V太911289a的分期播种试验和V太911289a的人工定温定光试验。结果表明:2004~2005年周13S-1育性变化趋势为“部分不育-不育-部分不育”,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