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了世界潮流,我国也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开始对研究型教师进行研究,但是翻阅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对于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也多注重于他人导向学习,没有突出地理学科性和教师自身的自我导向学习。所以本文从地理学科性和教师的自我成长角度去探究如何成为研究型地理教师。本文主要通过抽样调查和对特级地理教师崔超英的访问,研究了目前研究型地理教师的现状,并且分析了研究型地理教师自我成长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有志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同行提供一些意见。本论文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反思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研究型地理教师缺少的原因,并根据目前研究的制约因素提供了相应的策略。本文认为,研究型地理教师的自我成长首先从自身的角度去完善,自身方面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一是更新地理教师的教育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二是培养教师洞察问题的敏锐性,培养问题意识。三是增强地理教师的反思能力,只有加强反思,教师才能真正的成长。四是强调地理教师的行动研究。研究型地理教师必须在行动研究中去成长。五是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只有知识丰富,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六是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沟通能力。地理教师富于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七是地理教师要学会赏识研究。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看到优点,学会博采众长,将优点继续发扬下去。其次,研究型地理教师的自我成长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研究型地理教师的成长需要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有志成为研究型地理教师的教师提供一些意见,帮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