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制权转移是并购方式的一种,随着中国控制权市场的发展,这种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根据已有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控制权转移的效果不太理想,控制权市场没有发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大多数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其财务绩效并没有得到提高。而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上的控制权转移事件仍在频繁发生。因此,对于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所研究的控制权转移是以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为依据,针对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目前国内研究文献中大多实证研究所选取样本一般以首次公告的信息为准,由于选取对象的不严格,得出的结论就无法真实反映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绩效。因此,本文选取了2001-2003年三年期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并且在变更后足够长的时期内没有发生再次变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这三年期间发生控制人变更的上市公司的各种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其次,对这些公司控制权转移前一年及转移后数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总体均值、配对样本均值检验,以及根据各种条件进行分样本方差检验和均值检验;最后,从公开的信息源上对控制权转移前目标公司的属性、控制权转移中的交易情况、控制权转移后新控制人对公司的整合程度等三个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数据整理,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对目标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通过对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得出公司盈利能力有持续改善的结论,对于“兼并收购创造价值”和“壳资源有效利用”理论给予了实证支持,这一结论为制度供给者在该领域的正确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2)收购公司采用的并购类型与目标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阶段理论上最适合的并购类型的对比研究,得出两者之间的匹配性较好,表明控制权市场发挥了一定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3)从影响公司整合后绩效的因素回归分析来看,合适的管理层结构与薪酬结构是影响公司财务绩效的重要因素,对于后来要进行股权转让的公司而言,除了选择合适的目标公司之外,最重要的是对目标公司进行整合,充分合理的利用“壳”,而不是单纯的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