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情绪社会化是研究者们一直以来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情绪社会化中儿童的情绪调节对儿童的社会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儿童在失望情景中的情绪表达为出发点,探讨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身教时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父母如何对儿童的情绪进行反应是父母教养实践的一部分,本研究通过探讨母亲的具体行为方式,深入研究母亲的行为方式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机制问题。儿童的性别和情绪性是影响儿童情绪表达、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母亲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重要因素。不同性别儿童的情绪性水平不同,对情绪调节的影响不同,也会诱发出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或行为方式。因此本研究探讨儿童的性别及情绪性在母亲行为与儿童的情绪调节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失望礼物范式对145名4-6岁幼儿进行了面部表情、言语和行为的观察。所有参与儿童观察的母亲完成父母行为方式问卷及儿童情绪性问卷。研究发现:(1)儿童总体的积极和消极情绪表达调节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表达调节中的言语、行为方面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但表达调节中的面部积极持续时间和面部总积极表达调节存在年龄差异,6岁儿童积极表达高于5岁儿童,而面部消极持续时间、总的消极表达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消极表达高于男孩。(2)父母对儿童消极情绪表达的行为方式(CCNES)依不同年龄的儿童有所变化,4岁组儿童比5岁和6岁儿童的母亲倾向于采用鼓励情绪表达行为方式和最小化的行为方式。(3)母亲的惩罚行为、最小化行为与儿童的消极情绪表达正相关;惩罚行为与儿童积极情绪表达负相关,儿童的积极情绪性与儿童的消极情绪表达负相关(4)母亲惩罚行为与儿童的性别对儿童面部的消极表达调节具有预测作用,儿童的性别调节着母亲的惩罚行为和儿童面部消极情绪的表达调节,母亲的惩罚行为对女孩比对男孩的面部消极情绪表达调节影响大。(5)母亲的惩罚行为、儿童的积极情绪性分别预测儿童总的消极情绪表达调节。母亲的惩罚行为预测力高于儿童的积极情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