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WHD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是中国农村基本的区域性政权设置,是农村经济、政治生活的区域性枢纽,是中国地方国家机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行政区域单位。县级政府是国家结构中一个特殊的行政层级。本文县级政府取其狭义概念,是指县一级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共产品及其供给问题是县级政府有效运行和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所使用的公共产品概念,指主要由社会公共组织出于满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而通过集体决定并提供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和服务。公共产品供给是指经由一定主体组织,得以形成公共产品并通过一定机制体制将公共产品配置给受益群体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一个动态过程。狭义的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专指县级政府作为主体单独生产和分配公共产品的过程;广义的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指在县级政府主导下,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私人等协同联动供给公共产品的系统过程。本文“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所指为其广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从以私人供给为主的供给制度到单一政府供给制度的演变。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公共产品的单一政府供给制度。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已形成了以政府供给为主、私人供给和第三部门供给为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集合。外国经验给予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启示包括:应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支持力度;注重加强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保障农村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及其成果的转化,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支持农村合作组织,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和协会的作用;逐步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重视农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关注农民公共产品需求意愿的表达;政府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目前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公共产品单元供给格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仍不完善。其制度性原因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制度对公共产品消费者需求的忽视;资金筹措制度中的旧体制遗留;生产与管理制度的低效率;资金使用制度的规范性缺失。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难题主要是:公共财政资源的短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单一,公用经费难以筹措;基层干群关系紧张,农民对公共产品偏好的非理性。错误的政绩观是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思想障碍。在当前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实现对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模式,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并重、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整体性与局部性相关照、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统一等原则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目标模式。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目标模式的实现路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发展;健全完善供给主体结构;深化改革,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同时还要进一步促进县级政府的制度供给。
其他文献
在铁路客运公共服务快速升级过程中,利益配置的天平有从普通公众转向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收入群体的倾向。在快速升级的过程中,体制内单位公信力的耗损具有全流程化、反复化特
近年来,微课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分析微课的内涵和特点入手,简述了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房价的波动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先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层面分
<正>新时代新任务、新形势新要求,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敢担当善作为的政协机关干部队伍,是适应专门协商机构新要求、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平谷区政协
基层治理创新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政府因势利导和社会自生能力的分析框架中研究基层治理创新兴衰的发生机制,发现:为做出政绩,采取不符合地区
中庭环廊作为商场内的重要交通枢纽,在结构设计时其安全性应得到重视。但由于空间及功能要求,竖向构件布置受限,楼盖常采用悬挑及大跨度梁的布置形式,造成楼盖结构竖向刚度较
信息爆炸带来了大数据时代,而在此环境下信息资源量的不断增多也为供水行业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形势,目前各类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供水行业统计工作的发展,
<正>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可抑制肝脏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来促进骨骼肌与脂肪等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活化受体亚基的酪氨酸激酶。
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与实践是一种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感受和学习。民间美术梯级结构的校本化实践从班级普及、社团优化到社会化实践,利用各种不同的民间美术类型,不断细化学习结构
稻田种养模式对推进农业和渔业循环、高效、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推广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对实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高种养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