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典型地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发展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r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云南省典型地区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发展现状,评价医保支付方式发展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分析发展取得成效的机制,提出改革建议。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云南省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地区——临沧市Y县、L区医共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政策研究、关键知情人访谈了解目标地区医保支付方式发展进程和现状,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模型和等维新息灰色系统GM(1,1)模型评价并预测医保基金支出的发展趋势,基于CIMO框架分析目标地区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发展背景、措施、机制和结果。结果:1.云南省典型地区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发展措施:目标地区均采取确定年度基金分配指标、全面加强基金收支管理、建立医保基金调剂指标机制、建立区级调剂指标机制、建立基金支付结算制度、基金拨付制度、建立健全年度考核机制等措施。2.云南省典型地区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发展结果:(1)县区级医疗机构医保基金支出层面:L区区级医院出院人次由稳定变为下降(β3=-48.973,P=0.003);次均住院总费用和次均住院统筹基金支出持续增长(β3=55.463,P=0.009;β3=37.372,P=0.005);次均门诊总费用由上升转为下降(β3=-11.038,P=0.001);Y县县级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由下降转为稳定(β3=-0.10,P=0.017);次均住院总费用、次均住院统筹基金支出和次均住院自付费用均持续上升(β3=-40.315,P=0.021;β3=-30.121,P=0.028;β3=-17.242,P=0.013);门诊人次持续上升(β3=468.345,P<0.001),次均门诊总费用、次均门诊统筹基金支出和次均门诊自付费用持续上升(β3=38.146,P=0.008;β3=23.054,P=0.001;β3=12.063,P=0.001)。(2)乡镇级医疗机构医保基金支出层面:L区乡镇级医院平均住院日由下降转为上升(β3=0.159,P<0.001);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统筹基金支出持续上升(β3=32.747,P=0.016;β3=27.833,P=<0.001)。Y县乡镇级医院出院人次由稳定转为上升(β3=39.832,P=0.005);次均住院总费用、次均住院统筹基金支出由稳定转为上升(β3=15.296,P=0.003;β3=13.771,P=0.002);次均门诊统筹基金支出由稳定转为上升(β3=-8.034,P=0.001)。(3)医共体外医疗机构医保基金支出层面:L区医共体外医疗机构出院人次持续上升(β3=90.507,P=0.005);平均住院日由稳定转为上升(β3=-0.089,P=0.001);门诊人次持续上升(β3=67.768,P=0.001);Y县医共体外医疗机构出院人数由稳定转为下降(β3=-13.587,P=0.012);次均门诊总费用由稳定转为下降(β3=-5.621,P=0.001);次均门诊统筹基金支出持续上升(β3=11.353,P=0.005)。3.云南省典型地区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发展机制:两地发展机制对比分析显示:共同点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总额打包、结余留(转)用、超支自担原则、管理和激励并重,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医保基金结余使用侧重医共体发展和基层建设;不同点为Y县医共体实施医保总额打包下的复合型付费方式、信息化打通医共体医保支付改革的“关键路径”、拓宽医共体收入途径,赋能财政转型升级。结论:政府统筹推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坚持总额打包、结余留(转)用、超支自担原则、可以变医疗机构被动控费为主动控费,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心从绩效为主转移到工作质量为主;医保基金结余使用侧重基层建设可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和管理水平。当前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医共体城乡居民医保打包付费资金不足;医保基金差异化保障机制还未形成,基金使用的管控难度加大;信息化建设推进相对滞后,降低了医共体建设和医保支付方式发展的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高级别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其早期易转移,侵袭性高且预后极差。胰岛素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1,INSM1)是临床病理常用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在多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被广泛应用。然而,INSM1的非神经内分泌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在INSM1与小
学位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神经元的损伤与凋亡,从而使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最终发展成糖尿病脑病。糖尿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探究高糖所致神经元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至关重要。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 alpha,eIF2
学位
业财融合是现代化企业财务改革的重要趋势,能促进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促使企业向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方向转变,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目前,企业因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业财融合意识较差,已推行业财融合的企业,也因为信息系统软件平台不健全、专业人才缺失、企业没有及时协调新理念引起工作矛盾等客观因素,使业财融合在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效果不佳。本文讨论了实施业财融合对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
期刊
目的:锂盐作为临床治疗躁狂症状的首选药物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其机制仍不清晰。研究发现锂盐降低躁狂症动物模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水平。近年来发现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参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但其是否参与锂盐的情绪稳定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选取伐诺司林诱导小鼠躁狂样模型,结合离体细胞实验,评估小胶质细胞活性氧信号在锂盐改善躁狂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多巴胺转运蛋白抑制剂伐诺司林诱导小鼠躁
学位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预后差且治疗策略有限。其肿瘤微环境主要由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及其衍生的基质成分组成,联合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一起对肿瘤脉管系统及周围组织施加额外的实体组织压力,严重阻碍治疗药物的瘤内渗透,造成治疗困难。本研究通过合成
学位
背景:化学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环境介质中的广泛残留,污染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引发多种健康危害,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容易受到化学污染物的影响。人体处于多种化学污染物的复合暴露场景,同时准确定量人体内各种化学污染物的暴露水平,是开展儿童青少年化学污染物复合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公共卫生意义。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微量血清样品中多种痕量化学污染物的
学位
目的:可卡因成瘾是当今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健康及社会问题。成瘾患者的觅药行为多由可卡因相关视觉-空间线索刺激诱发。然而,可卡因相关视觉-空间线索刺激诱发觅药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尚不清楚。蓝斑核是接收并整合环境线索刺激的关键脑区,包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该类神经元受同一脑区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支配。本研究旨在阐述蓝斑核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形成的抑制性微环路在可卡因相关视觉-空
学位
目的:估计中国居民经膳食汞暴露导致的心血管疾病(CVD)疾病负担,为中国膳食途径汞暴露相关的CVD疾病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以“汞”、“膳食”、“中国”等检索词在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中国食物汞含量的相关文献,收集不同种类食物汞含量数据,通过荟萃分析以加权合并的方法估计中国各类食物汞含量。采用污
学位
目的:神经元是高度极化的细胞,对能量波动敏感,且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依赖于突触部位的线粒体更新。生理情况下,神经元通过基础线粒体自噬维持线粒体自我更新,以保证能量供应。研究表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中存在线粒体自噬异常,但目前尚不清楚抑郁症中是否存在突触部位线粒体自噬损伤。FUN14结构域相关蛋白1(FUN14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FUNDC1)是定位于线粒体外膜的新
学位
目的:在一般人群中,肥胖(高体质指数)是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而在一些患病人群中,有研究报道其死亡风险反而较低,被称为“肥胖悖论”。本研究深入探讨肥胖悖论是否可以用有向无环图及碰撞分层偏倚模型来解释,并评估来自吸烟的混杂因素以及反向因果关联在肥胖相关死亡风险研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运用有向无环图和多元回归模型,从理论上和实例中演示在高血糖患者中发生的碰撞偏倚对肥胖与死亡关联关系的影响。实例样本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