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及影响农村养老问题选择的因素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jian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必经阶段,它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经济、人口、地域、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统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人口生育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转变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在《2012年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指出,农村人口数量首次比城镇人口数量少。随着经济条件和社会卫生福利条件的不断完善,居民寿命不断延长,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老龄化问题也逐渐突出。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农民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生活,人口老龄化从根本上削弱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也反过来制约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与追踪调查数据(CLASS)为基础,基于Leslie人口增长模型,以人口年龄结构为重点影响因素,对我国农村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并对农村老龄人口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根据CLASS数据,运用多元逻辑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探究我国农村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分析解读。全文共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本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并对老龄化对农村养老影响、人口模型和养老方式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对我国人口政策进行简要概括,最后介绍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方法和数据的介绍。该部分对Leslie增长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详细的理论介绍,并以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基础数据,参考近几年的统计年鉴,对我国不同年龄结构的农村人群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以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与追踪调查数据为分析数据,探究我国农村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与分析。该部分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为基础,分为城镇和农村两个总体,重点研究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运用软件Matlab2016,将城乡数据分别带入到Leslie人口增长模型中,对不同年龄组的人群数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研究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总量变化情况。运用软件SPSS24导入CLASS数据,筛选出1682条有效数据后,从6194条农村数据记录中筛选出1682条60岁以上人口有效数据,分析农村老人养老方式的选择行为,建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第四部分为为研究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深,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但农村老年人口在农村总人口中的占比在逐年增高,2035年至2055年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一直在50%以上,在2040年左右占比达到最高值,可高达57%;农村养老方式可分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和政府养老三种,相比居家养老,在文化水平较低、无子女、家庭年收入低于10000元、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比较好且年龄在60-64岁时,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政府养老;在未接受过教育、健康状况良好、家庭年收入低于20000元和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良好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养老。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与我国现有的相关政策,提出具有可行性养老对策与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贡献如下:数据时效性和全面性。本文采用最新的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与追踪调查数据,数据具有较好的时效性;采用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与每年的统计年鉴数据相比,数据信息丰富全面,数据分组详细可靠。
其他文献
对教学策略的解释,从广义来讲,包括教与学的策略。因此,既需要研究学生怎样学习,也需要研究如何因材施教。一直以来,在作为视觉性艺术的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画“所见”还是画“所知”,实质是源于视觉性经验的“桎梏”和视觉记忆的表征、加工与保持策略等的差异。研究初中生的视觉记忆,一是为了了解影响初中生视觉记忆加工与保持的因素;二是为了了解初中生的视觉记忆差异对绘画表现的具体影响。三是研究视觉记忆训练的教学策略
水淹胁迫是限制我国西南地区鸭茅产量和品质提升的主要环境因子,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非生物胁迫。鉴定鸭茅耐涝相关的功能基因,并探究其调控机制是鸭茅种质创新,提高鸭茅耐涝能力的必要途径。以鸭茅耐涝品种“滇北”为试验材料,分别经水淹胁迫处理0、8和24 h后,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鸭茅叶片进行小RNA测序。结果表明,在水淹胁迫处理下共鉴定得到20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经过筛选
我国目前的退休制度仍沿用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当时的人口预期寿命不到50岁,如今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预期寿命已达近80岁。《中国健康与养老报告》显示,到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 2
本研究以贵州典型黄壤和石灰土为研究对象,设置添加外源Ca13CO3(30g/kg干土)和灭菌处理,通过100天室内培养试验,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外源碳酸钙对土壤CO2释放、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揭示碳酸钙对该地区典型土壤CO2释放的贡献及对SOC矿化的激发效应,并探讨其微生物学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中总CO2释放速率和13C-CO2释放速率均在培养的第1天达到峰值,之后
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发展,传统工业企业产能过剩导致实体投资利润率下滑,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不断将资金投向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去探寻新的利润增加点,实体经济的金融化趋势由此形成。金融化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资本和利润占有方式的内在转变。从理论上来看,金融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通过“蓄水池效应”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又能够通过“挤出效应”使资本累积与主
证券市场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利用资源配置功能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了巨大调整。时至今日,我国证券市场的世界地位已至关重要、不容置疑。虽然在市场规模、产品种类和监管制度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瑕疵,但瑕不掩瑜,随着证券市场日益规范化与法制化,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愈来愈能够代表和体现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进程。纵观前人研究所得,国外学者对于证券市场的日益发展是否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这一观点还存在
“如果你想致富,那就先建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具有竞争力的投资项目,据统计,交通类项目在世界银行2013-2017年间的借贷中占比约达15%,已有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铁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在促进人流、信息流的运输与传递方面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准点率高等优势,一举成为我国振兴经济、促进发展的新带动点。高铁的开通压缩了时空距
经济全球化趋势带动了世界贸易增长,但近几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兴起,阻碍了很多跨国企业全球化的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世界经济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行者,中国在面对美国的贸易阻挠时继续推行经济改革,提出“新常态”的经济结构鼓励跨国企业加大对华投资,形成中国新型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中国新型全球化从经济学角度看,提倡更大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和更有效的资源分配来促进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从企业
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人们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大。而传统的线下医疗面临着资源总量匮乏、资源地域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无法契合当代人们的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系列鼓励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利好政策,很多移动互联网医疗平台应运而生,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也为这类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应如何找准用户痛点,深挖用户需求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数量已经超过四亿,意味着平均来看每11个成年人当中大约就会存在1个糖尿病患者。过去几年里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是最初在妊娠期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其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给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和预测工作越来越有必要。当今机器学习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