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分析研究 ——以2017-2020年全国Ⅰ卷和山东新高考卷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对人才的选拔、教学的走向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所以,研究高考试题的难度对于教学理论的扩充以及现实教学的指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关于试题难度的研究多集中于相对难度和总体难度层面,关于试题“为什么难、难在哪里”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综合难度模型既可以对试题的难度进行预估,提前预测试题的难度特点,还可以明确该道试题到底难在哪。换言之,综合难度模型既可以评定一套试题的整体难度,还可以反映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是什么。为了量化高考地理试题的绝对难度,本文借鉴鲍建生前辈的数学试题综合难度模型,结合地理学科的特色,对其进行适度的调整,采用问卷的方式确定影响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因素,构建了地理试题综合难度模型。同时笔者借助问卷的方式对高三新生进行测验,获取相对难度数据,与地理综合难度模型获取的绝对难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证明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在验证模型的信度、效度后,笔者对2017-2020年全国Ⅰ卷和山东新高考地理试题的综合难度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1.就不同题型综合难度而言,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在综合难度上都呈现不均衡特征,两种题型都偏重于“试题情境”、“背景材料”、“设问指向要求”和“推理层次”难度水平,且山东新高考试题的“试题情境”和“背景材料”层面的难度明显高于近几年的全国Ⅰ卷。2.就自然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而言,无论是全国Ⅰ卷还是山东新高考卷,“试题情境”、“背景材料”、“认知操作能力”和“推理层次”是影响自然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主要因素,且山东新高考卷在“背景材料”、“认知操作能力”和“推理层次”层面的难度高于全国Ⅰ卷;3.就人文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而言,“试题情境”、“背景材料”和“推理层次”是影响全国Ⅰ卷人文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主要因素,“试题情境”、“背景材料”和“认知操作能力”是影响山东新高考卷人文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主要因素;4.就区域地理试题综合难度而言,无论是全国Ⅰ卷还是山东新高考卷,“试题情境”、“背景材料”和“认知操作能力”是影响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主要因素。5.整体而言,无论是全国Ⅰ卷还是山东新高考卷,各影响因素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分布皆具不均衡特征,“试题情境”、“背景材料”是影响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首要因素,“认知操作能力”、“推理层次”是影响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第二因素,而“设问指向要求”、“知识综合水平”对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影响较小,是第三因素。基于对2017-2020年全国Ⅰ卷和山东新高考卷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的分析,笔者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创设真实情境,关注现实问题解决;第二,善用地理图表,培养区域认知能力;第三,建构思维导图,夯实知识内在联系;第四,剖析设问方式,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第五,强化逻辑推理,培养综合思维。
其他文献
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英语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长期困扰着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2017年《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关于“写”的英语语言技能目标,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英语写作。高中英语写作在英语学科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其成绩将会影响学生的综合成绩,因此加强高中英语写作学习,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很有必要。由于缺乏社会实践性和环境熏陶,学生认识不到英语的重要性,而且存在偏科现象。而英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高中教育也给予了足够多的重视。高中生物教师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教会学生比较基础的知识,还需要在课程中穿插职业规划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完了知识之后对和生物相关的职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未来选择职业时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知。在现阶段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将会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
期刊
煤矿智能化开采对煤矿地质保障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煤矿地质保障技术以煤炭资源勘查与评价、煤矿采区地质条件探测和矿井生产地质超前预测为目标任务,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孔-巷瞬变电磁、反射槽波技术、定向钻探技术与装备等探测手段,为煤炭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后备资源和可靠的技术支撑,但尚不能满足煤矿智能化、无人化开采的地质需求。煤矿智能化开采对高精度智能探测技术的需求,"倒逼"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必
通过收集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意大利不同地区污染资料的分析,评估了放射性核素在环境转移模式中所用的某些参数值,并对所得估算值与通用模式采用值或其它国家获得的数值进行了比较.
期刊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以“读”为教学目的,希望通过大量输入促进输出。但这种模式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们并不能掌握并积累有效的阅读策略,阅读成绩进步缓慢;近几年,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们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培养学生大量输出为目标,但这种模式却出现了“学用分离”的现象。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成为当前学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秋芳,立足于我国本土教学现状,对输入理论和输出理论进行
刚入学的中职学生想要确立与自身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职业理想首先应建立在对自身特点和未来职业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最好来自于亲身的实践体验而非依赖测试量表与理论讲授,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并挖掘自身特点、更深入的认识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本人采用任务驱动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通过完成实践任务的方式,充分挖掘和提升综合素养,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认识职
期刊
“整体性”是贯穿于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准确把握地理学科整体性思想的内涵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基于此,深刻剖析地理学“整体性”的内涵和本质,挖掘有关“整体性”思想的重点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和理论意义。从内容上来说,地球表层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是整体性的根本所在。理论上讲“整体性”,一般从地理现象在时间尺度上的演化、不同空间尺度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其简约凝练的语言、物我相融的意境、丰厚的精神内涵,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人代代传诵、流传至今,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情感体验。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途径。国家出台了面向传统文化的系列文件,部编版语文教材增添了许多古诗词篇目,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诉求。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仍面临许多现实困境,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仍占
【设计理念】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生涯成长阶段的兴趣期和能力期。他们会以兴趣为中心理解和评价职业,并尝试做出职业选择。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带领学生体验丰富的职业种类,初步感受职业的社会意义,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界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创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情境的项目式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逐渐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近几年,项目式教学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项目式教学应用于地理教学实践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关于项目式教学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研究偏重项目成果的形成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教师为主要的评价主体,项目式教学的整体有效性评价仍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