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随着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全面实施,教师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阅读教学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方面,许多教师尚未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阅读教学作业设计、实施的整体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作业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为了完成既定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和延伸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某些优良品质具有独特的功效。新课改背景下的作业应当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但在现实教学实践过程中,机械重复的识记练习和简单随意的评价方式仍然大量存在。机械重复的识记练习,其本质在于过度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简单随意的评价方式,其实是低估了作业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学生在作业中的主体地位。本论文吸收并借鉴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将新课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反思性教学策略引入语文阅读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之中。在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查找并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普遍问题,反思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优秀的作业设计案例及自身在阅读教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方面的实践与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在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能力的形成过程、思维的活动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目标。本论文从优化作业设计,完善作业布置,丰富作业评价,重视作业反馈,做好作业二次批阅等方面充分展开论述,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变成一个可操作、可循环的整体,使阅读教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得以全面化和具体化。本文旨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方式,保证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使之有利于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充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