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量迅速增加,其流动规模、资本的产业构成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作为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周期性、大规模的人口跨区域流动,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必然会对我国劳动力的区域布局、产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通过产业前向和后向的关联作用,对我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中间产品的供应均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而深刻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方向等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在完成FDI对我国劳动力转移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后,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文献检索,结合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FDI对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拉动效应、FDI在东道地区的就业诱导效应,同时就FDI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进行阶段性的实证考察。最后文章以FDI在我国的重点流入区域-长江三角洲为案例,考察FDI对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流入的影响、就业创造效应及其作用的产业路径。文章通过实证计量研究、结合案例得出结论:FDI对我国劳动力转移产生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但到目前为止,FDI未从本质上推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保持稳定。FDI对劳动力转移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维度(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和产业维度(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还得出:FDI引致的“民工流”未能推进城市化进程、FDI未改变我国落后部门的生产方式是FDI未推动二元经济转型的根本原因。而农民工每年一度的“侯鸟式“迁徙,加上农民心理层面和经济层面的原因是“民工流”未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内在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