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出现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阿替普酶治疗ACI患者294例的临床资料,24 h内发生出血转化为转化组(19例,6.46%),余为非转化组(275例,93.54%)。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脑梗死溶栓治疗出现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94例ACI患者中,转化组(19例)和非转化组(275例)的急诊收缩压(SBP)、急诊舒张压(DBP)、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DNT)、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线血糖、基线凝血功能、基线血小板、既往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心房颤动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糖尿病史、吸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SBP高水平(OR=1.627)、DNT越长(OR=1.015)、溶栓前NIHSS评分越高(OR=1.087)是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治疗的ACI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高,高SBP,长DNT是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帮助学生高效的完成知识积累,也要将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
作为一种新兴的银行服务模式,网络银行在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和金融交易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型法律风险。安全性成为了制约网络银行发展的瓶颈。本文以电子支
无线射频识别(R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是物联网中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实现对被识别目标的自动识别。由于该技术具有无需人工操作、非接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从产业规模、行业集中度、产品结构、行业进入壁垒和产业政策等多个角度入手,对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
在很多情况下,待焊接器件对温度敏感,需要低温焊接, Sn-Bi二元合金共晶温度为139℃,能够满足低温焊料的要求,但Bi的加入会使材料变脆,加入少量Ag形成金属间化合物Ag3Sn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