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出现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阿替普酶治疗ACI患者294例的临床资料,24 h内发生出血转化为转化组(19例,6.46%),余为非转化组(275例,93.54%)。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脑梗死溶栓治疗出现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94例ACI患者中,转化组(19例)和非转化组(275例)的急诊收缩压(SBP)、急诊舒张压(DBP)、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DNT)、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线血糖、基线凝血功能、基线血小板、既往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心房颤动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糖尿病史、吸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SBP高水平(OR=1.627)、DNT越长(OR=1.015)、溶栓前NIHSS评分越高(OR=1.087)是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治疗的ACI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高,高SBP,长DNT是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