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面对一篇选文,“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讨论的重点,即“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选择与确定问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是主要的文体,教学中存在诸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不能体现文本特性进而导致教学效率低等现象,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不利,因此推进对散文教学的研究是应有之义。作为现代散文的名篇,《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一篇托物言志散文,具有丰富的文学鉴赏、文化育人价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一篇选文,“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讨论的重点,即“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选择与确定问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是主要的文体,教学中存在诸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不能体现文本特性进而导致教学效率低等现象,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不利,因此推进对散文教学的研究是应有之义。作为现代散文的名篇,《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一篇托物言志散文,具有丰富的文学鉴赏、文化育人价值,从20世纪40年代选入教材至今,其教学内容与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的教学环境下,对于这一篇、这一类散文该教什么、如何教的研究是必要的。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教材分析法、课例分析法,以《白杨礼赞》的教学为核心,分析其教学价值,再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各个时期典型课例并归纳其特点,从中获得这类散文的教学启示。最后以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人才发展需求为指导,旨在培养学生语用、思维等多维能力,进行了多路径教学设计。论文一共有五个部分,五章。首先,在绪论部分分析了本研究的缘由,主要是从散文教学的重要性与研究的必要性、《白杨礼赞》的文本价值、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追求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还从关键词入手,进行了文献梳理,确定了研究目的与方法等内容。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文章第二部分以教材为研究对象,对《白杨礼赞》进行了文本教学价值的梳理与分析,包括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和教材的内容分析,这其中涉及对60年代至今选编了《白杨礼赞》一文的诸多版本教材的对比分析,主要包括选文系统、练习系统以及助读系统,从而确定统编版教材中选文的价值,并发现选文在教材中的历史演变规律。第三章以时间为线索,依据一定标准选取较典型课例,纵向梳理分析70年代至今对《白杨礼赞》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情况,分析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的特点,发现其规律与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以《白杨礼赞》这一篇教学课例的研究为依托,从案例的优缺点中总结经验以及从散文到托物言志散文的教学这两个角度,对托物言志散文这一类的教学提出建议,推动这一类散文的教学。主要有从托物言志教学的整体把握入手,在设计教学时要抓住托物抒情,体现“类性”“篇性”;从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看,从物象特征的分析中,挖掘审美因素;从“物”“志”描写中,理清行文思路;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要品读赏析物语,由物体悟情志;以读悟情,促进“志”理迁移。基于这一类散文的教学建议,以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为背景,结合语文学术研究成果,从定篇、例文、群文阅读和学习任务群的视角,对《白杨礼赞》进行多路径教学设计,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选文教学方式选择提供参考。通过对这一篇文本教材、教学以及这一类散文教学的相关研究,得出结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单篇教学面临着变革挑战和多元选择的困惑,而根本不变的是——要基于新的教育目标,灵活选择和使用文本,科学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宜教学方式、方法。
其他文献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我们推开了新时代这扇大门。2019年11月,国家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再次提上日程。高中思政课作为高考科目,坚守立德树人,关注核心素养,全面强化爱国教育,是培养高中生爱国情感的主要场所。结合新时代背景,优化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现实价值且意义深远。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详细论述:第一部分,新时代高中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正在源源不断地产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统计,能够获得很多极具价值的信息。通过合理的分析利用这些信息,能丰富便利日常生活,也促使其他技术共同成长。大规模优化问题在很多数据敏感型机器学习领域都十分常见,在这些问题中,往往数据量和数据维度都非常大。例如数据挖掘、环境监测以及遥感等领域。在这样的环境下,由于计算机计算和存储能力的限制,只依靠单一计
混沌理论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物理学中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以来的第三次革命,掀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的研究兴趣。而激光混沌的发现则为混沌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激光混沌由于其具有的某些光的特性在某些具体的应用场合表现得更加优秀,如产生物理随机数时具有的高带宽。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隐私的保护以及隐私的私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混沌同步的光通信由于其严格的保密性给通信的私密性带来了新的方向,混沌保密
自由空间光(Free Space Optical,FSO)通信,由于能够提供超高的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免费的频谱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迅速成为研究热点。但FSO通信质量受天气环境影响严重,且FSO通信距离不长。此外,随着人们对通信的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频谱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充分利用FSO通信和RF通信的优势,同时延长传输距离,学术界提出了混合RF
近年来,由于神经网络在联想记忆、模式识别、优化、医学等领域的应用而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神经网络。在过去的十年中,提出了大量的神经网络模型,这些模型往往是用来解决在工程上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有关神经网络的研究中,神经网络的动力行为如稳定性、周期轨迹、分岔和混沌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神经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生物神经网络的内在机理,而且也为神经网
新时代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传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践行党的教育方针,为中学生成长成才引路,都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神圣使命。在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持续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信心和获得感,都对新时代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多要求与挑战。获益于党的教育方针指导,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
压缩感知(CS)理论是一种新的信号处理理论,同时CS也被称为压缩采样或者稀疏采样。在信号处理中,CS和奈奎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相比,能够以较小的测量值还原出初始的信号,从而降低了采样信号的成本以及存储信号的成本。即一个信号是可压缩的或在某个变换域是稀疏的,则可以通过与变换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将变换后的高维信号投影到一个低维空间上,然后通过优化算法从这些少量的投影中以高概率重构出原信号。近些
统编本小学语文创新编排了阅读策略单元,将阅读策略与单元教学相结合,受到研究者和教师的关注。提问策略单元作为其中的一个阅读策略单元,与其他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密切相关。由于提问策略单元的编排、教学要求与国内传统教科书编排、阅读教学形态有较大的差异,提问策略单元教学实践面临“如何教”或“如何教得更好”等问题。为了提高提问策略单元教学效率,本研究立足提问策略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利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板块,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虽能达成基本的阅读教学目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局限于纸质资源的教学已不再满足当今的教学需要,拓展教学资源、扩充教学素材、寻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了教育革新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同时,伴随课程目标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电影预告片是影响人们电影欣赏选择的重要因素,对电影在影院上映后的票房成绩起着关键作用。电影评估的常规方法依赖于消费者的自我陈述偏好,这些偏好通常是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在电影预告片的测试放映过程中进行焦点小组调查得出预测结论。然而,超过75%的新上映电影在影院上映期间是净亏损的,这就亟需新的电影评估方法来预测观众对电影的偏好。由于神经测量方式预测个人电影偏好的方法可以通过较小的样本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