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的金融主体和金融组织通过对资金的利用来激发农村市场的活力,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农村金融的发展却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同时自身也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资金利用率低、资金流失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在内蒙古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同样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内蒙古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全国情况相同,内蒙古经济近几年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给予较大的政策倾斜,金融机构也相应加大了支持力度,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金融发展需求方面,随着内蒙古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金融需求也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有的金融制度无法与需求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制约着内蒙古三农的发展,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了影响。基于此,着眼于当前内蒙古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深入研究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未来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对内蒙古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对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十分有益。本文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与农村金融市场有关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深入探究,然后分析了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内蒙古目前金融市场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多元化金融格局慢慢发展稳定,股份制银行、政策制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在内蒙地区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内蒙古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内蒙地区在构建农村金融体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来看,也呈现出了复杂性的特点,主要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应急配套设施不完整、农村贷款利率偏高,利息负担较重、非正规性金融服务活跃但问题突出、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信用体系不健全,难以融合农业信贷资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政策性金融为指导,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金融监管模式,构建良好金融监管环境;建立金融服务法律保障,推进农村法律环境建设;深化农村“三权”改革,推进“三权”抵押贷款;创新涉农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农村能力;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实现涉农贷款业务效能提升七个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