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照射对大豆疫霉菌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大旦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大豆疫霉菌为小种专化性致病菌,具有很高的遗传变异性。研究明确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变异规律,对认识病原菌的生理分化、遗传多样性、培育抗病品种、以及综合防治大豆疫病,控制病害的蔓延和危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试验以紫外线照射供试大豆疫霉菌游动孢子诱发突变,研究紫外线对大豆疫霉菌生物学性状、抗药性、致病性的影响,并采用经典遗传学方法研究突变株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量、同宗配合性状、致病性在单游动孢子后代的遗传与变异。结论如下: 1.试验选择游动孢子作为诱变合适菌态,距离20cm照射10s和距离30cm照射20s作为紫外线诱导大豆疫霉菌游动孢子的合适辐射剂量。且不同来源的大豆疫霉菌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说明大豆疫霉菌在不同的生态地理环境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逆境的适应性的差异。 2.紫外线照射导致游动孢子萌发时间延长,游动孢子的相对存活率随照射距离的缩短及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紫外线照射使大豆疫霉菌生长速率、生存能力、生殖能力、致病性等都明显降低,使菌丝形态、卵孢子形态发生变异,说明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未发现有抗药性突变的菌株。 3.突变株生长速率、菌落形态、产孢量及同宗配合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均不能稳定遗传,证明这些性状由细胞质遗传因子控制的可能性。 4.本研究首次发现,紫外线照射导致大豆疫霉菌致病性发生变异。测定突变株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其毒力公式发生改变,由野生型的1a,3c,6变为1a,3c,6,7,表明紫外线可能是引致大豆疫霉菌毒性变异的因素之一。 5.突变株致病性在无性后代中有逐代恢复的趋势,说明紫外线照射对大豆疫霉菌致病力造成损伤,但经过修复作用(主要为光修复)使突变株的致病力得以逐代恢复。
其他文献
张小武把五点半的闹铃声设成了鸡叫——高亢、热烈、有血性的那种,让人听了满身的劲儿.rn鸡叫三遍,张小武咔吧睁开了眼,梦还留在童年——不是在姥姥家吗?手麻,鼻塞,张小武一
期刊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通过朗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语文教学.朗读的意义很重要,在进行教学改革的今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家庭中的亲子共读是早期阅读教育中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早期阅读方式,更是一项最有效的的形式.学前儿童缺乏自主阅读文字的能力,成人的伴读和指导在这一时期显
午饭后,琴芳匆匆地离开单位,独自一人穿梭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里.rn道前街上,遍地金黄.成排的银杏树像一把把黄色的油纸伞,撑开在道路的两旁.树底下,打卡的游人拍合影、玩自拍.
期刊
近年来,人工栽培天麻,大多数采用先提前培养蜜环菌菌床而后再栽种天麻。这样不但生产工序繁锁、费时、费力,而且延长栽培周期3~4个月。因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经过多年实践,
小麦有益内生蜡样芽孢杆菌A-47(Bacillus cereus)是本试验室分离的有益内生芽孢杆菌,具有提高小麦抗逆性、防治病害发生、促进生长及改善品质等功能,已有商品化制剂应用于大面
夕阳下,村南头的玉米地里玉米已出了穗,吐出的缨丝迎风飘扬,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大愣在地畔已呆坐了很长时间,虽然还不到60岁,看上去面容却苍老了许多.这几天来他一
期刊
数学总复习阶段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系统归纳数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复习阶段是学生最关
引言:成都的自来水可以直接喝吗?rn在笔者撰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一个在线上参加了2020年worldcon[1]的朋友满怀愤恨地告诉我在会上的所见所闻:在这个世界级科幻盛会历年必备的
期刊
1993~1995年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消长动态研究袁景顺,朱之堉(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保定071001)TheStudyonGrowthandDeclineofPhysiologicalRaceofPucciniaf.sp.triticifrom19... Study on the Dynamics of Growth and Decline of Wheat Leaf Rust Pathogenic Bacteria fr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