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化战略在许多国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政府的积极促成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企业战略的影响下,选择多元化战略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式的中国公司逐步增加。在并购类型的选择上,近年来,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多元化并购折价,同时国外大量上市纷纷回归专业化经营,而我国上市公司却不尽相同,国内多元化并购数量却依然逐年上升。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机是什么?多元化并购的价值受什么因素影响?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更多的开拓与占领市场,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而采取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用途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去购买生产设备,培训员工,建立品牌和开拓市场等方式去主动进入新的领域。然而,这样的方式不仅会耗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面对一个未知的新行业、新市场,带给企业的更是未知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等。正因为如此,并购成为了企业多元化战略的主要方式。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目标企业的现有异质性资源,比如直接获得其品牌、客户、渠道和生产资源等。从而使得企业在目标行业中可以快速增强其竞争优势。目前国内外研究对于多元化并购战略与并购企业价值的关系这一问题存在争议。许多研究认为多元化并购后企业价值要弱于采取非多元化并购后的企业价值。多元化并购对收购公司没有协同效应,反使收购公司的股东财富受到损害。然而,“多元化折价”概念究竟是由于多元化并购活动本身引起的,还是收购方公司未正确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及所拥有的资源而导致的?目前从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资源的角度研究多元化并购的专门文献并不多见,因此,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是本文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所在首先,本文在文章开始对多元化并购和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角度和意义。而后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模型设计和样本选择。之后在实证部分对样本进行了中位数差异检验、相关性检验、多重共线性检验以及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本文的回归分析模型采用的是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变量选用的是并购类型为被解释变量,企业资源中的财务资源与管理者能力作为解释变量,加之控制变量后进行回归分析,以及研究了包含上述变量外的生命周期和企业资源交叉变量的回归分析,考察企业处于何种生命周期时倾向于多元化并购,当企业具备丰富的财务资源和优秀的管理能力时公司是否更倾向于多元化并购,生命周期和企业资源是否对多元化并购产生共同作用等问题,以为“多元化折价”概念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思路。最后的稳健性检验是以替换变量的方式完成的。本文选取的样本是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大额并购事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处于成长期时倾向于选择非多元化并购,而企业处于成熟期或者衰退期时,生命周期对多元化并购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外部财务资源越丰富,企业倾向于选择非多元化并购,而管理者能力的强弱与企业是否进行多元化并购无明显关系,同时,生命周期和企业资源对多元化并购存在交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