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国际理科课程的总目标,但是我国学生的科学素养处于国际水平之下,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迫在眉睫,而科学方法教育就是一个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现代教师不会运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现实,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长期忽视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根据物理科学方法的发展由来和主要种类内容,结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内容和教育学基础理论,通过详细介绍常用的物理科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及其例子,深入阐述物理科学方法的含义。并提出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结论:1.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要解释建立概念规律的运用科学方法的过程,在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和及时复习,就如建立动量守恒定律一样。2.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多运用科学方法在一个实验中,并且要注重学生的亲身操作和设计,使学生感受运用科学方法。3.在物理习题教学中,要精选一系列有共性的变式练习,在这些有共性的练习中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共同的科学方法,最终达到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的目的。这些练习可能不仅仅是物理五大部分其中之一,可以融合各个部分,就像列举的整体法那样,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迁移。4.在物理学史教学中,要对经典物理学史的成功,更有失败的案例进行细致引导,不应忽视物理学史对学生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作用,不仅使学生理解科学方法使用过程,还可以引导学生验证这一过程,并鼓励学生运用这一科学方法自已发现新的内容。5.在评价方面,除了传统的评价方式,还要注重发展性评价,科学方法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的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基于以上,提出了各个种类物理科学方法的具体教育方法和改革建议如下:1.科学方法教育不可一蹴而就,因为科学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作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首先其教学目标不易达成;其次,学生的感悟和反省认知尤为重要,这也是策略训练不能短期见效的重要原因。除了以上,策略性知识教学中变式练习应更多,例子的变化范围应更大。由于训练期很长才能见效,新的教学中维持学生的动机更为重要。因为作为策略的规则是活的而不是死的,所以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讨论。因此,科学方法要在长期教学中渗透。2.因为科学方法教育是长期的,所以很多教师觉得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的懵懵懂懂。方法教育是隐性教育。而将隐性教育部分转化成显性教育更能达到预期效果。即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明确的把物理方法的名称、内容和条件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明确的学习方法,也不失为方法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教会学生方法,学生的成绩、兴趣等当然也会不断增加。那么,何不把隐性的方法教育转化为显性的教育形式。在教学中强化方法,无论是在复习概念、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时,还是在习题课中,强化方法教育更易形成心理定势,帮助学生运用和迁移方法。3.开设物理方法教育专题课,使学生较深层次地认识和掌握物理方法。对于物理方法教育不应认为是概念和规律的陪衬,而是应该像讲授物理知识那样,拿出几个课时,给学生上好几堂专门的方法教育课,使他们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一些重要的常用物理科学方法。可以在实践中开设物理科学方法知识的专题课和方法总结课两种形式的方法专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