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其交互作用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标了解宁夏银川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分析不同肥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及交互作用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和干预建议,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或提供线索。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宁夏银川市中小学校随机抽取儿童青少年5759名作为基线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指标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对基线调查研究对象进一步进行招募,签署知情同意书,最终共计纳入1098人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研究结果1、宁夏银川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13.35%(男生17.12%,女生9.37%),肥胖率9.36%(男生12.26%,女生6.29%),均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检出率显示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2、宁夏银川市6~18岁儿童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12.03%,血压偏高检出率22.75%。男生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13.20%,高于女生10.80%;男生血压偏高23.87%,高于女生21.56%。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在14岁前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在14岁达到最大值39.72%,随后又呈现下降趋势。3、本研究发现BMI、WC、WHR、WHt R与血压偏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呈现正相关(P<0.05)。CI、BAI、BRI及ABSI与血压偏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存在差异性,BAI、BRI与血压偏高呈正相关,CI、ABSI对血压偏高无影响;CI、BAI、BRI及ABSI均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CI与胰岛素抵抗呈现正相关,BAI、BRI及ABSI均与胰岛素抵抗无关联。4、hs-CRP与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相比hs-CRP低值儿童,其高值检出风险分别提高了1.33倍及1.28倍。BMI、WC、WHR及WHt R与hs-CRP存在交互作用,肥胖*hs-CRP高值同时存在能显著增加血压偏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检出风险。而CI、BAI、BRI及ABSI与hs-CRP的交互作用在指标间存在差异性,BAI、BRI组Q4*hs-CRP高值组相较Q1*hs-CRP低值组血压偏高、血脂异常风险有明显的升高。CI阳性*hs-CRP高值组相较CI阴性*hs-CRP低值组,胰岛素抵抗的检出风险明显升高。结论1、宁夏银川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13.35%,肥胖率9.36%,均为男生高于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2、BMI、WC、WHR、WHt R与血压偏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呈现正相关。CI、BAI、BRI及ABS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存在差异性:BAI、BRI与血压偏高呈现正相关,CI、BAI、BRI及ABSI均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CI与胰岛素抵抗呈现正相关。3、hs-CRP与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呈现正相关,相比hs-CRP低值儿童,其高值检出风险分别提高了1.33倍及1.28倍。BMI、WC、WHR及WHt R与hs-CRP存在交互作用,肥胖*hs-CRP高值同时存在能显著增加血压偏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FP)、FRAIL量表、蒂尔堡衰弱指数(Tilburg Frailty Index,TFI)、格列宁根衰弱指标(Groningen Frailty Index,GFI)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风险测量性能及不良结局预测效度,为确立适宜中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筛查工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7月在宁夏地区某三级甲等
研究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调控生命活动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Lnc RNA相关研究在生命科学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干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等。然而,特定细胞、组织及疾病模式下Lnc RNA的转录特征及功能尚不明确,目前,仅有少数Lnc RNA的功能被揭示,大量未知Lnc RNA有待进一步发现和
目的使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的GABAA受体γ2亚基(GABRG2)基因条件敲除小鼠模型和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GABRG2基因条件性敲除的神经细胞(HT22)。先通过在体的动物模型去探究GABRG2基因的缺失对皮层、海马区域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和海马区域中的神经元可能造成的影响,再通过体外的细胞实验去探究GA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b A1c与TG、NLR之间的临床相关性,并探究其对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以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共计33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血压、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兔软骨下骨中骨保护素(Ostoeprotegerin,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的表达水平及比值变化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月龄新西兰雄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与造模组,其中空白组10只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普遍表达于各个组织和细胞,是细胞和机体对抗氧化应激损伤的关键调控因子。在内外活性氧或活性氮刺激时,胞质中的Nrf2与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pichlorohydrin-related protein 1,Keap1)解离,进入细胞核与抗氧化元
目的初步研究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大鼠的治疗作用,旨在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相关免疫机制,为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1)构建EAMG大鼠模型,分为CFA组、EAMG组、RAPA治疗组[1 mg/(kg
目的雄激素及其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引发和维持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关键因素,机制仍需明确。本研究探讨雄激素上调HMGB-1介导细胞自噬促前列腺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Ctrl)、雄激素致前列腺增生模型组(TP,丙酸睾丸素)、TP+氯喹组(CQ,自噬
目的收集并研读明清时期与温病热毒相关的古医籍,总结出温病热毒的涵义及范围、辨证规律、用药规律、治则大法,完善温病热毒理论,期为临床及相关研究提供指导。方法利用《中华医典》(第五版)检索温病热毒相关的明清古籍共34本,确定纳入排除标准后对古文献运用文理注释(包括标点、翻译)、二次编撰(包括撮其精语、选录其华章、数字化网络化)的文献学研究方法进行整理。然后以书目为纲,以相关病名、病因病机、症状(包括舌
目的1.探讨环境应答基因Sox30基因调控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2.探讨环境应答基因Sox30基因调控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利用基因重组法构建Sox30基因敲除小鼠,PCR法鉴定Sox30基因野生型(Sox30+/+)、杂合型(Sox30-/+)及纯合缺失型(Sox30-/-)小鼠基因型。称重各脏器质量,计算脏器指数。利用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形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