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必须进行高等学校定位,但没有从目前流行的“要定位先分类”的基本观点入手,而是从定位理论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高等学校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高等学校定位的原则与策略体系,这是本文不同于其他研究者的特色所在。高等学校定位的内涵是高等学校在社会公众脑海中形成的有利的位置,让自己学校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使学校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色的代表性学校。高等学校定位对政府、高等学校自身、社会公众、毕业生及决策者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学校定位问题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我国高等学校定位理论上存在着认识不清问题;二是我国高等学校定位实践层面出现定位混乱和定位困难的问题;三是我国高等学校更名、合并、升格中的定位问题;四是我国高等学校定位导向存在的问题。结合定位理论,我国高等学校定位应遵循简单性、稳定性、质量取胜、突出焦点、“情”“形”结合、战略性、自我强化、模式趋异等基本原则。在具体的高等学校定位中要善于通过一定的策略,让自己的学校品牌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些策略包括强化、比附、单一位置、寻找空隙、类别品牌、再定位等策略。根据以上高等学校定位原则与策略,各高校要正确定位其承担的培养目标,在各自的层面上办出个性和特色,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高等学校正确定位是对学校真实自我的认识,也由此真正认识了整个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