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整体性影响视角的小学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ukai110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是制度化教育之始,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教育。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潜能原本是健全的,这就要求后天的教育一定要在顺应其天赋的基础上,给以科学的全面的整体影响。小学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必应以整体性的人的生成为归宿。师者,学之根垠也,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也最容易受到来自教师性格、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影响。教育观是本,余者是末。而教师角色定位又在整个教师教育观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教师角色定位对小学教师能否实现对学生的整体性影响,能否完成小学教育的奠基性目标至关重要。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仍然不自觉地以“学科本位”为其角色定位,这就在客观上消解了教师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整体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小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必要从“学科本位”转变为“教育本位”,从而充分实现小学教师对学生的整体性影响,促进小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整体的发展。任何教育的发生,事实上都是教师在学校大的环境氛围中,借助课堂的环境、学科的平台,发挥着一个师者对学生的整体性影响。教师的文化底蕴、价值观念、人格、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学科的兴趣等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发生着影响。教师队伍对学生的整体影响、教师自身综合素养对学生的整体影响、各学科内容对学生的整体影响以及学生间同伴的相互影响就够成了教育整体影响的核心内涵,包括:教育环境的整体性影响、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影响和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影响。教育整体性影响的特点主要有:以整体的形式存在、以“人的整体性”为基础、以培养“整体的人”为目标。小学教育乃至几乎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师角色定位的学科本为问题。“学科本位”是指教师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根本,将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对整体性人的培养之上,强化了知识的单一传授,淡化了对“整体的人”的培养。基于“学科本位”的教师角色定位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学科本位”使小学生的知识结构的整体性被割裂,知识碎片化、零散化;心智发展的整体性被割裂,知情意行发展失衡;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忽视身体发展,身心的协调发展失衡。为消解教师“学科本位”角色定位带来的对人的培养的负面效应,使小学教师更好地实现其对学生的整体性影响,必要使小学教师转向“教育本位”的教师角色定位。首先,师范院校增强对师范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次,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逐步实行包班制;再次,教师自身要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提升自身的素养,形成整体的教育意识;最后,教师培训机构改进在职培训的相关内容,为小学教师的跨学科进修提供机会。
其他文献
阐述高校图书馆提供大学生心理自助服务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展心理自助服务的形式和内容。
庚子赔款总数为450000000两,其中英国获得50620545两,占赔款总数的11%左右,中国自1902年1月1日起逐年向英国偿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917-1922年中国缓付庚子赔款5年,直到19
网络新闻真实性的个性特点是由网络媒介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它所运用的符号系统决定的。网络新闻真实的突出特点是:可以提供关于报道对象全景式的真实景象;网络新闻真实不再是职
老年群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关乎老年人社会地位的根本问题。老年群体社会参与程度越高则说明老年群体越被社会所认可和尊重,其社会地位也就越高。自上个世纪中国进入工业化进
目的 :研制一种具有较好生物粘附能力和药物缓释效果的阿昔洛韦 (Acv) 卡波姆 (Cb) 乙基纤维素 (Ec)微球。方法 :通过油包水乳剂的溶媒蒸发法制备Acv Cb Ec微球 ;以动物体
民国时期保甲制度在四川的推行 ,始于 1935年 ,直到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四川的最后崩溃 ,历时 14年有余。民国时期保甲制度在四川的推行过程可分为两大时期 :一是新县制实行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参与度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界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讨论也有着不同观点,本文试图从混合学习的角度出发,探讨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参与度面临的挑战、机
鉴于传统架构的空管信息系统不能适应我国空管事业的快速发展,分析我国现有空管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和技术架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介绍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总结云计算技术在
中国城市化建设在20世纪不断加速发展,而过去十年正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市化浪潮正在我们身边愈演愈烈[1]。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发
<正>我国海水淡化产业起步于1958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根据中国脱盐协会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