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增强型外骨骼是为人体运动提供辅助的可穿戴机械设备,在长时间、大负载的工作中,能增强人体机能,降低代谢消耗。本文聚焦军事领域单兵增强型外骨骼人机交互系统,对人体运动意图的感知与预测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首先,本文通过肌电传感器获取表面肌电信号。由于信号夹杂大量的干扰噪声,通过一定的预处理方法完成信号的滤波与正则化。并根据肌电传感器可能存在的旋转偏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系下活跃极角的偏移校正方法。
【基金项目】
: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膝踝一体化仿生智能下肢假肢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强型外骨骼是为人体运动提供辅助的可穿戴机械设备,在长时间、大负载的工作中,能增强人体机能,降低代谢消耗。本文聚焦军事领域单兵增强型外骨骼人机交互系统,对人体运动意图的感知与预测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首先,本文通过肌电传感器获取表面肌电信号。由于信号夹杂大量的干扰噪声,通过一定的预处理方法完成信号的滤波与正则化。并根据肌电传感器可能存在的旋转偏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系下活跃极角的偏移校正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当电极贴片在首次定位时,与原始位置存在偏移导致的估计精度下降问题。实验表明,使用校正后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意图信息的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其次,在数据预处理方面,由于各肌电信号数据间存在耦合性关系,各通道间的相关性较大,因此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降维,将存在相关性的原变量转换为一组线性不相关的变量,有效地降低网络的输入数据量,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响应时间。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骨骼肌模型推导的人体运动意图估计模型,人体的意图信息包含上肢三个自由度的关节角度与角速度。其中估计函数使用具有自回归与时间序列特性的NARX神经网络。由于NARX神经网络的递归式结构,可能导致对序列的预测中的误差积累,会使模型预测精度受到影响。因此结合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闭环结构,实时地估计状态量。最后,实验验证整体算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动作捕捉系统Motion Analysis与MYO臂环作为实验设备,预设计一组手臂动作,作为实验的数据采集与验证的基础。与反向传播前馈式神经网络的估计结果进行比较,对于按照预先设定轨迹的运动来说,角度估计的均方误差值小于3.86度,对角速度估计的均方误差小于4.02度/秒。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意图识别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识别精度,减小对关节角度和角速度估计的实时误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水声技术的发展,水下目标跟踪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对充分利用我国海洋资源、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时监视,声纳探测,水下武器对抗,及海洋资源的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水下目标跟踪的两大热点--粒子滤波算法和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展开了理论研究和仿真研究,重点从计算的实时性和跟踪的误差性提出改进措施。首先,本文阐述了基本滤波理论。给出
中国少数民族称谓语研究是个亟待重新开发和深入的领域。论文数据源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20年4月终的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所有中国少数民族称谓语的研究文献。我们系统回顾了中国少数民族称谓语的分类、泛化、简化、缺环、文化释源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其亲属称谓语在细类划分、泛化使用和文化释源上各具自身的民族称谓特点,但在简化和缺环方面缺乏有价值的研究发现;其非亲属称谓语研究发现仍显空白。作为前瞻性研究思考
网络表征学习是针对大规模复杂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是研究者们一直以来广泛关注的领域。尽管已经出现了非常多针对网络表征学习问题的有效模型,但是仍然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异构网络、对标签信息利用不够完全等问题。随着神经网络模型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在图像、音视频、文本处理等领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如何将其应用于网络表征学习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和调研,完成了以下工作:本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对2018年美国西点军校教务长杰布·辛迪准将率团访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时所做演讲及葛约翰中校为其所做交替传译进行案例研究,从语气、情态和语调三个系统分别对源语和目标语进行对比分析,考察目标语所实现的人际意义是否与源语一致,进而对此次军事外交活动的交际效果进行评估。韩礼德在功能语法中提出语言的三种元功能,分别是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体现语
随着导航精度需求的提高,多源导航逐渐成为了航天任务的首选方式。路标导航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并且同CNS互相补偿,以提高组合导航的导航精度。同时,随着智能算法的发展,导航滤波算法也向着自适应性发展。因此,多源性、自适应性成为了导航新的发展方向,而高稳定性一直是导航的目标。本文以多源导航作为研究背景,主要做出了以下工作:(1)首先,在预处理阶段,通过BP神经网络对捕获的数据进行检测和补偿,获取
软件漏洞分析是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研究内容。现有软件漏洞分析方法存在效率不高,准确性差,通用性不强的缺陷。同时,真实程序执行流程长、调用关系复杂、条件分支多,使用当前方法进行漏洞分析面临更多困难。因此,研究一种新的软件漏洞分析方法,实现对大型软件漏洞进行高效分析,对于修复软件漏洞以及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围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软件漏洞分析技术展开研究。首先,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漏洞分
为了解决传统EMS悬浮系统的缺点,并顺应国家对轨道交通节能提速的发展战略,国防科技大学积极开展了速度200km/h的永磁电磁混合悬浮型中速磁浮列车的研制工作,并于2018年成功研制出第五代新型磁浮试验样车。混合悬浮中速磁浮列车采用永磁电磁混合悬浮方案,与传统电磁型磁悬浮方案相比,前者能够有效减小系统的悬浮功耗;但是随着永磁体的加入,对于悬浮系统而言,控制难度增大、吸死后果更严重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本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是一种新型人机交互方式,它能让人们直接通过大脑意识活动和外部环境设备进行信息交流。这种沟通的方式可以不经过人体的神经系统和相关组织,从而帮助行动障碍患者重建于外界环境的联系。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脑机接口的应用范围也开始拓展到健康人群的正常生命活动中。与此同时,自动驾驶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脑容量”、复杂环境决策能力等离
智能体是实施智能行为的一个载体,它可以是机器人、虚拟游戏角色等等。让智能体拥有真正的智能行为一直都是科研工作者的目标,而路径规划任务是体现智能行为的一个重要环节。常规意义上的智能可以从环境感知、认知以及行为规划等角度进行探讨。其中,感知是指对周围环境的探测,例如智能传感器的信号采集;认知是指对环境信号的解析,例如对图片内容的辨识;行动是指对环境采取的反馈措施,涉及到智能体的决策能力。实际上,路径规
本文基于美国国家安全局最新解密档案和相关材料,梳理、分析和总结二战期间德国信号情报机构的历史沿革、组织架构和具体信号情报工作开展等情况。文章认为,德国信号情报机构截收了他国大量通信信号、破译了他国大量密码,并生产了大量高价值情报,在德军作战和高层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一直未能破译盟军高级密码,因此在获取盟军高级战略情报方面存在严重短板;而且,由于其未能发现埃尼格码被盟军破译,给德军造成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