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的薄煤层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1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工业4.0”概念的推广使自动化、智能化成为现代化矿井提高产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重点研究方向,而综采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适应性是实现工作面自动化的重要保证。由于我国薄煤层顶板条件复杂,生产环境恶劣多变,工作面机电装备仍以人工操作为主,部分实现自动化的工作面存在液压支架自动跟机、采煤机记忆截割不能较好适应顶底板条件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薄煤层的开采环境和具体综采设备研究适用于薄煤层的自动化控制关键技术和系统,以提高自动化控制在薄煤层中的适应性,减少工作面实际操作人员,提高薄煤层工作面的自动化水平。结合国内外薄煤层自动化控制和中厚煤层自动化控制的现有经验和发展趋势,论文首先依据薄煤层工作面工况条件分析了工作面设备控制结构,并提出了适用于薄煤层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体系、方案和自动化控制模型;其次,以总体设计方案为依据,设计研究了无线和有线检测融合的薄煤层采煤机定位技术、基于支架位置姿态的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技术、刮板输送机顺序推移控制技术和采煤机滚筒自适应调高技术,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自动跟机技术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主要控制技术的承载系统-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主要对电控系统软硬件进行优化,使自动跟机控制逻辑能适应优化后的控制技术,并通过传递函数法对刮板输送机推移控制的稳定性展开研究,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用SolidWorks完成薄煤层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的三维建模,基于Adams应用运动学分析法依次对薄煤层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自动化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分析改进后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相较于传统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并利用Unity 3D虚拟仿真技术建立整个薄煤层工作面的虚拟场景,模拟理想状态下薄煤层自动化控制过程,验证各控制技术协同运行的可行性。在某煤矿30304薄煤层工作面对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刮板输送机自动推移、采煤机自动割煤相关控制技术进行验证,通过控制中心信息监控管理系统的反馈信息验证了薄煤层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性。论文通过对薄煤层工作面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控制系统设计、仿真模拟和现场应用,验证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薄煤层的适应性,使薄煤层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效率提升30%,刮板输送机推移过程碰撞减少、速度稳定,采煤机滚筒记忆截割能适应底板倾角和高度的变化,能够满足薄煤层工作面的自动化控制要求,有效解决薄煤层工作面自动化水平不高的问题。研究成果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薄煤层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提高我国薄煤层工作面自动化水平、推动智慧矿山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Riemann-Hilbert方法作为研究非线性方程的重要的方法和技巧,近年来被广大学者所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延拓结构方法以及Riemann-Hilbert方法在非线性可积方程中的应用,针对特定的非线性可积方程,基于延拓结构方法以及Lie代数的相关性质,我们可以给出方程的Lax对表示形式,并通过Riemann-Hilbert方法来证明方程的初边值问题的解可以用Riemann-Hilbert问题的解的
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制造业的许多行业进入了“寒冬”季节,去产能、调结构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主旋律。十几年来,自动扶梯的整梯制造厂商由不足百家增长到了近600家。自动扶
螺旋波(spiral wave)是一种可自维持的非线性波,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被生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们广泛研究。由于心脏组织中出现螺旋波电信号与心动
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上三角算子矩阵,尤其是2×2上三角算子矩阵各类谱研究的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其次,描述了一类3×3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点谱和剩余谱,并将剩余谱分为一些互不相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泄浊法治疗湿热蕴结型男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并验证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的符合湿热蕴结型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利湿泄浊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基础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8周(4周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对两
学位
本文旨在开发应用于国债期货市场的杰出策略。基于对传统套利方法和统计套利方法的回顾,以及对传统期现套利机会日趋衰减趋势的验证,我们最终确定采用高频跨期统计套利。该策
以经过电晕处理的聚酯薄膜作为基材,将不同种类的紫外线吸收剂与PVA1799混合制成涂覆液,使用涂布机将制备好的涂覆液涂覆在聚酯薄膜上;然后将涂覆干燥的PET薄膜与PE薄膜进行
目的:观察傍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肩凝症的疗效。方法:60例肩凝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傍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经过两个疗程后,通过VAS视觉模拟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度、肌力、总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百草固肺膏对气阴两虚型变应性咳嗽患者的血清Ig E、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中医证候评分、半年内复发率、复发时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安全性指标的影响,探讨百草固肺膏治疗气阴两虚型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中医肺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型变应性咳嗽患者80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