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交际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引入我国的英语教学,但实际上收效不大。角色扮演作为交际法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学生实际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然而,角色扮演也在英语教学中遇到了种种困难。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运用角色扮演模式来探索促进初中英语课堂互动的途径。为此,我采用了问卷调查,观课和教师访谈,并通过教学实验对其进行验证。文章首先阐述了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并指出国内的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严重忽视了对课堂互动的关注,致使角色扮演流于形式,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近二十年来,许多应用语言学家均强调单靠输入不能促成语言习得,语言习得的关键还在于促进应用型的交互过程,包括意义的磋商与表达,因此,笔者介绍了课堂互动的概念,内涵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在第三章笔者为本研究建构了理论框架,笔者从“主体间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交互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教育学语境中的“表演”中获得有力的理论支持,从而坚信角色扮演活动能有效促进英语课堂互动的开展。笔者随即对目前初中英语课堂角色扮演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观课、访谈和简要分析。(第四章)首先为弄清影响“角色扮演”的因素,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编制以我们了解的角色扮演的特点和模式以及课堂互动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制作了包含26个问题的“英语课堂活动调查问卷”。问卷发出423份,回收了407份,并对问卷作了分析。其次,笔者采取了观课与课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来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语言观和互动观,来进一步探索影响课堂互动的因素。第五章是本研究的实验部分,笔者在探究角色扮演活动对课堂互动的促进作用后,针对目前角色扮演活动的费时低效,无序混乱等情况,把角色扮演活动的原则,策略和操作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求证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证明,它们对促进英语课堂互动是有效和可行的。最后,笔者对这一研究作了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