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者作为市场的主体和核心,决定着市场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运,企业营销管理实质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管理。因此,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现象、行为模式、消费态度以及社会、文化、产品等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有利于企业针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产品作为消费过程中的交易对象,其自身的特性会影响到消费者购物的感知风险。感知风险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解释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西安高校学生手机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产品因素,感知风险,购买意愿放入同一模型提出研究假设,着重研究产品因素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及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利用SPSS17.0软件对345个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利用SPSS多次回归对感知风险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根据本文的研究假设和数据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论:
1)产品因素中的产品标准化程度对购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品价格对购买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产品因素中的产品标准准化程度对感知风险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产品价格和品牌知名度对感知风险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感知风险的六个维度并非全部对购买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功能风险、社会风险、身体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心理风险和财务风险起负向影响作用;时间风险起正向影响作用。4)感知风险为产品因素和购买意愿二者的部分中介变量。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赚取利润,即消费者选择购买企业的产品,这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所以为了增强购买意愿,要尽可能的减小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企业应注重产品价格和配置的适中性,即尽可能针对高校学生推出一些价格偏低,且功能较齐全的产品。
基于这些结论,本文对生产企业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营销建议,帮助企业确定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无论对企业营销人员,还是研发设计人员,都具有良好现实指导意义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