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养老服务社会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世界各国纷纷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了面临的共同问题,养老服务备受社会关注。重庆是中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日益壮大的老年群体,使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出现未富先老、高龄化、空巢化等现象,给重庆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不是唯一选择,养老服务走向社会化。中国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基本国情,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养老服务经验,构建起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研究,大多数专家学者是从单一养老模式切入,进行现状对策研究,或者是基于供需视角研究社会化养老的必要性。无论社会化养老服务如何开展,需要何种配套服务和支持体系,都离不开一定的政府行为和职能的发挥。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促使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中职能的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养老服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重庆市城市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重庆市老龄化现状和不同养老模式的考察,分析政府在养老服务中职能履行的偏差及其原因。发现政府存在观念、政策法规不健全、职能转变不到位、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单一、舆论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制约了重庆市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而对于这些不足,应当从完善制度安排和转变职能等方面来统筹考虑。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研究方法、文章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在对现有研究回顾基础上,从理论和现状两方面考察政府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职能定位和不足之处。一是从政府养老的理论基础出发,明确政府的养老责任;二是从政府扮演的众多角色中梳理出政府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职能定位;三是对政府在城市养老服务中的职能进行现状分析,得出政府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中可能的职能转变方向。第二部分则是对重庆进行城市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证分析。首先是对重庆市老龄化和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发现传统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以房养老和新型养老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共性问题,进而指出政府在城市服务社会化中职能履行的偏差及其原因。第三部分是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建议。通过健全法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监督机制、加快人才培养等实现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持续运转。满足不同老年人群的多样化养老需求。结语部分是对本研究结论的概括和对所做研究不足的反思。对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有着很高的期待,但是养老服务的现状与群众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决定了政府还应进一步转变职能,应对更多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其他文献
<正>教材在介绍分子立体结构模型时先给出了分子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后介绍了有关分子的立体结构,所以有些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常会从结构式着手推分子立体结构,其实这只是
人称代词在汉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者完成日常交际和写作的必备词汇。“自己”、“别人”、“人家”作为特殊的人称代词,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笔者根据在韩工
<正>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1、整个时代进步发展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会议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在国际经济中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寻促进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因素,以期找出区别于已有认识的新因素。对外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催生了类似余额宝、P2P网贷等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虚拟性、复杂性等特点,加大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难度并引发了诸
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核心问题。各级政府间一个良好的财权事权关系,对于政府职能的高效发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地方政
文化遗产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瑰宝,它们的保护需要全人类、社会共同努力、协作。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形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村)组成的多层次保
二十一世纪初,反恐怖主义成了为全世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反恐怖主义研究报告数量迅速增多。值得注意的是,纵观域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普遍存在同一缺陷—缺少定量与
本文将“体验设计”引入设施设计研究中,旨在通过体验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指导面向5-8岁目标儿童的户外公共娱乐设施的设计改良创新,提升目标儿童的户外娱乐活动感受和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