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小流域昆虫多样性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流域是典型的人类持续发展和区域健康生态环境互作的复杂体系,流域内部资源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昆虫多样性作为生态环境稳定的最重要指标,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本研究在2019年7月至8月,利用扫网采集和灯诱采集对商洛市柞水县东川流域和延安市志丹县吴堡川流域的昆虫类群进行了调查统计,首次对两个流域昆虫群落结构特征、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了两个流域昆虫科级分类特征,并初步筛选了不同功能的环境监测指示昆虫。最后,还对调查的方法和结果的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讨论。(1)两个流域鉴定到昆虫标本7421头,隶属于19目213科。其中东川流域鉴定到16目137科1366号标本,吴堡川流域鉴定到16目190科6055号标本。两个流域内均为双翅目昆虫的科级类群占比最高,半翅目昆虫的采样个体数比例最高。(2)利用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川流域目级优势类群为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科级优势类群为长蝽科,亚优势类群为茧蜂科;吴堡川流域目级优势类群为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科级优势类群不明显,亚优势类群为叶蝉科、茧蜂科、叶甲科。(3)利用Marg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川流域昆虫类群丰富度半翅目、蜻蜓目、脉翅目高于吴堡川流域,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低于吴堡川流域;昆虫类群多样性东川流域鞘翅目、鳞翅目、蜻蜓目高于吴堡川流域,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脉翅目低于吴堡川流域;昆虫类群均匀度东川流域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蜻蜓目、脉翅目高于吴堡川流域,仅半翅目均匀度低于吴堡川流域。(4)利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川流域和吴堡川流域昆虫类群的相似性指数在0.3~0.7之间,没有极相似类群和极不相似类群。所有类群中,鳞翅目、膜翅目的相似性指数最接近两个流域的昆虫相似性指数。东川流域三大分支流域的昆虫相似性指数和膜翅目相似性指数进一步证实膜翅目可作为昆虫相似性比较的指示昆虫。(5)对人为干扰因素的研究中,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是正向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表明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高于非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负向的,远离人群活动的区域发现了更多的昆虫种类以及一些不常见的昆虫种类。膜翅目可作为干扰指示昆虫。(6)Ind Val值法(indicator value)对两个流域膜翅目指示种类进行筛选,泥蜂科、钩土蜂科可作为东川流域环境指示昆虫,茧蜂科、蚁科、金小蜂科可作为吴堡川流域环境指示昆虫。
其他文献
小学主题班队会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参加班队会活动,小学生能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思想觉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如何开展
采用语料库主题词分析的方法,统计美国对外政策话语中的主题词和关键主题词,结合索引、搭配研究,在考察其主题特征的基础上,对美国对外政策话语的建构进行分析解读,可以发现以下特
本系统从硬件电路设计到软件设计,充分利用了计算机资源,可以同时对8路化学镀实验数据进行采样、储存、计算和作图等处理,提高了实验效率,减少了实验误差,提高了可靠性。而且节约
务正道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铝土矿区,本文对该区各类矿石、赋矿围岩及基底层(韩家店组S1-2hj)进行主、微量及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基底层中Al2O3含量低于赋矿围岩及矿体,但明
文章论述了蓄冷空调与常规空调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蓄冷空调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比传统空调多了一套蓄冷设备。它主要在电网用电低谷时段开机蓄冷,在电网用电高峰时段释放冷量,
通过引入应用程序并行特征、通信开销、资源限制等因素,建立了基于Amdahl定律扩展的多核处理器性能模型.通过模型参数仿真,搜索面向特定应用的多核处理器设计空间,得出如下规
本文致力于颗粒生物填料及颗粒床反应器除污染机理与应用对比研究。在全面总结了各类颗粒填料及其适用的各类颗粒床反应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挂膜轻质生物陶粒与Hat Creek
道路区域准确有效地提取是智能车辆实现自主决策和规划的关键前提,也是智能车环境感知技术中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目前,基于图像分割的道路提取方法已较为成熟,但在距离测量
蔡友梅(1872-1921),原名蔡松龄,号友梅,笔名损公,亦曾用过“松友梅”、“老梅”、“梅蒐”、“亦我”和“逋生”等笔名,八旗汉军旗人,是清末民初时期北京文坛知名的旗人小说家和报人,目前存世作品有一百多部,其中以单行本《小额》和“新鲜滋味”系列小说最为著名。本文旨在对蔡友梅其人及其小说、时评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共设置四章:第一章结合清末民初时代背景分析蔡友梅小说创作动因。蔡友梅的小说创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