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改性半导电屏蔽料对高压电缆绝缘层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半导电屏蔽层(简称:半导电层)作为高压直流电缆(HVDC)不可缺少的过渡结构,起着匀化电场,紧密连接线芯和绝缘层的作用。高压直流电缆的绝缘层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内部空间电荷积聚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绝缘料电气性能下降,威胁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较为关注的高压电缆绝缘料纳米复合电介质会降低绝缘料纯净度,长期运行存在击穿特性下降的风险。研究表明,半导电屏蔽层作为电荷由金属线芯向绝缘层注入的必经路径,其性能会影响绝缘层电荷积聚特性。因此,开展半导电屏蔽料改性研究对于解决高压直流电缆绝缘层空间电荷积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小节从半导电复合材料体改性和“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层”界面两个角度出发,研究石墨烯(记为G)及其衍生物氮掺杂石墨烯(记为NG)改性半导电料对高压电缆绝缘层空间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一方面,从半导电复合材料体改性角度出发,采用G及NG作为第二导电添加剂,研究其掺杂量对优化半导电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抑制PTC效应及其作用下抑制绝缘层空间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半导电层/绝缘层界面角度出发,采用高导电柔性G涂覆于界面,研究不同界面涂覆状态对绝缘层空间电荷积聚特性及复合试样击穿场强的影响。首先,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少层G;热处理法制备NG粉末试样,通过调控G及CB含量制备了七种不同配比的半导电复合材料试样,调控NG含量制备了四种半导电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将高导电柔性G经过KH-570改性以增强其与目标试样表面的结合力,涂覆于半导电层或绝缘层试样表面,经过热熔接制备得无涂覆层、仅涂覆半导电层和仅涂覆绝缘层三种复合结构试样。其次,通过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表征G及NG粉末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G粉末的层数为7层,还原效果较好;NG的片径大致为2.93~5.02μm,结构完整,缺陷较少。分别以G和NG为第二导电添加剂引入半导电屏蔽料中,通过调控导电粒子添加量,采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红外(FTIR)研究了不同导电粒子及含量对其理化性能的影响。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随导电添加剂含量增加,导电粒子数量和导电通路均明显增加;粗糙度分析表明,随G含量增加,高掺杂量G比未掺杂石墨烯试样降低了72.5%;随NG含量增加,粗糙度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0.5phr(百份含量)NG试样比未掺杂NG试样降低了32.13%,对比发现G对表面的改性作用显著大于NG。再次,通过体积电阻率,电声脉冲法(PEA)及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法(TSDC)等手段表征第二添加剂G和NG对复合材料高温稳定性及空间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体积电阻率分析表明,随导电添加剂含量增多,体积电阻率均呈下降趋势,且G对半导电复合材料PTC效应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NG。绝缘层电荷特性分析表明,相同CB含量时,高掺杂量G比未掺杂G半导电复合材料作用下绝缘层内部空间电荷积聚量降低了44.7%。对比发现3phr G替代5phr CB可有效减少绝缘层中空间电荷积聚。1phr NG半导电复合材料作用下绝缘层内部空间电荷量最低,为1.2×10-7C,降低幅度高达40.89%。研究发现G对绝缘层内部空间电荷积聚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NG。最后,通过热熔接方法制备不同涂覆状态的三种复合结构试样,并采用扫描电镜、热刺激去极化电流和万能击穿试验仪,分别表征其微观结构、不同界面接触状态下绝缘层内部的空间电荷积聚特性以及不同界面状态复合试样的击穿特性。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半导电层涂覆石墨烯后,涂覆层表面更均匀,且半导电层涂覆复合试样的界面接触紧密,无气隙。绝缘层空间电荷积聚特性分析表明,仅涂覆半导电层的复合试样,其绝缘层内部的空间电荷量最低,为1.56×10-9C,比未涂覆试样降低了51.55%。击穿特性分析表明,石墨烯涂覆半导电层/绝缘层复合试样击穿场强最高,为184.75 k V/mm。综合分析表明,仅在半导电层侧涂覆石墨烯的界面匹配特性最好。
其他文献
<正>本研究通过在线支教“直播课堂”项目,总结归纳出教学新模式应用实践“直播教学”“实地教学”“提升培训”等模式,极具推广应用价值。一、西北地区相对贫困地区应用实践的基本经验(一)让课堂“活”了起来的“直播教学”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套多媒体设备、一个电脑摄像头,实现了师生远距离的“面对面”交流。部分小学的音、体、美、英语、作文等教学,以一周数节的在线直播课为主体,以网络下载资源、播放优秀课件等方
期刊
<正>教育的定位发展,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支点。如何抓住契机,不断改进创新、提升质量,是北京市通州区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教育改革和学习方式变革趋势,以"互联网+教育"为主要手段,积极开展区域教研实践研究,可有效助推区域教研转型升级。2017年5月,北京市教委颁布《关于促进通州区教师素质提升支持计划(2017—2020年)》,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逐渐从基于经验的教学,转向基于论据、基于数据的教学;从传统意义上的有效教学,转向技术赋能的教学。基于通州区“大数据精准支持教学”项目实践研究,探索通过教学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应用实现教与学的精准化,从而提升区域教学质量的路径。
王士禛(字渔洋)以标举“神韵”而名载批评史。然历代(含当代)批评史家对其“神韵”说实分“青年版”“晚年版”两种,对其晚年撰《池北偶谈》才将“神韵”定位于“诗贵清远”,堪称“破题”一案,则语焉未详。至于为何说钱锺书才是系统阐明“神韵”,以期奠定“诗贵清远”说的现代解人,则当代学贤几近无感。本文旨在“双肩挑”。一方面,针对渔洋“神韵”说,既澄清其“青年版”不如“晚年版”,是前者将“李杜”与“王孟”硬提
大数据已成为人们生活、生产、学习中有力助手,大数据更是成了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撑,它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管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评估教学结果等。对高中英语精准教学来说,大数据的运用能有效分析、评估学生的实际学习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在高中英语精准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助力高中英语教师更好地开展精准教学。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再加上疫情特殊时期,开展"精准在线教研"的研究将会成为学校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精准教研中的最大"精准"在于教学行为的分析与评估,而衡量教研是否达到目标、在线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检测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过程及其反应。此外,精准教研的程序方法要求教师日常实践和反思并不断改进线上教学行为,提高线上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