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200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菌落表型变化并结合生物膜生长缺陷筛选并鉴定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方法利用带有Himar1转座子的MycoMarT7转座子系统建立结核分枝杆菌H37Ra随机插入突变库;筛选细菌表面结构发生变化和生物膜形成有变化的突变菌株;运用T-A克隆法并结合抗性标记挽救法获得突变菌株的随机插入基因侧翼序列,使用通用引物M13F和M13R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a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并分析判断从而鉴定转座子插入位点。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突变基因的功能,进而鉴定出与菌落形态或者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结果成功构建库容量约为1×104结核分枝杆菌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文库。通过菌落形态变化及生物膜缺陷表型筛选出39株突变株,成功鉴定出插入位点的突变菌株有16株,涉及16个基因发生突变,与野生株相比,其中8株成膜能力未发生任何变化,在20~25d即可形成生物膜,而编号P7C8的突变株为生物膜完全缺陷株,细菌培养观察至7周时间,依然未见生物膜形成表型;其余7株均出现生物膜生长或成熟延迟情况,其中2株成膜时间为30d时在气液界面才出现薄膜样,5株在40d左右才开始在气液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薄膜层。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16个发生突变的基因中5个与脂质代谢相关,4个与细胞壁合成相关、2个与中间代谢和呼吸作用相关、1个调节蛋白相关基因,1个毒力相关基因,1个PE/PPE家族基因,还有2个功能未知基因。结合生物膜形成缺陷分析,其中8个基因可能与H37Ra体外生物膜的形成相关。结论本研究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为研究对象,成功构建库容量约为1×104结核分枝杆菌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文库。以菌落形态变化及生物膜缺陷表型为切入点,筛选获得生物膜生长受损突变株及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基因信息,为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分离鉴定提供新方法,同时为研究其致病机制及生物膜形成调控机制提供候选基因,为后续深入开展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依托移动通信、物联网、智慧城市技术,通过整合宽带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建立景区旅游电子商务、电子票务、景区业务管理系统、景区宣
  提供一个GPS车辆智能调度监控系统的应用,探讨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给出该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软硬件设计,用来弥补大中型企业车辆人工调度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满足针
  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中,随着用户和数据呈级数增长,能效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如何降低碳排放,节约成本成为运营商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作为承载云计算业务的载体,数据中心随着
小GTP酶是一类单体的G蛋白,通过在活性态和非活性态之间的转换,参与细胞信号的调控。GTP酶激活蛋白(GTPase–activatingproteins,GAPs)和GTP酶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nucleo
  首先提出并实现基于现网信令采集分析统计城市区域人流量相关数据的方法和系统,在简要说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目前,该系统已为北京市城市运行
提出一种利用手机信令方式生成实时交通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定位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经纬度坐标),从而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将移动
  研究基于SaaS模式的移动办公产品在电信运营商支撑平台上的设计开发。首先分析移动办公产品的发展趋势,介绍云计算技术中的SaaS服务模式,结合中国移动的运营支撑系统,提出符
  无线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是当前社会的主要发展潮流,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无线城市智慧化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而大数据作为当前信息化社会建设的热点之一,与云计算、物
  深入分析当前终端通信问题的定位方法和故障解决手段,然后提出一种采集终端底层信令数据,结合核心网络层信令数据,联合定位终端通信问题的方法。通过提出一种终端上的抓包分
堆肥技术由于投入成本低,是目前处理畜禽废弃物的一种常见方法,传统堆肥存在发酵时间较长且堆肥产品的品质不高的缺点,而外加堆肥菌剂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研究以本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