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漕运制度研究——基于利益集团视角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漕运,是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内陆交通运输系统,主要是指由南向北,通过京杭运河运送官粮、军粮以及重要的大宗物资到达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系统性工程,包括开发运河、制造船只、征收官粮、军粮等,广义的漕运还包括海运。漕运萌芽于秦汉,兴盛于唐宋,而明代则是漕运管理制度变革较为频繁的时代,对于研究漕运制度沿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明代的漕运制度大致经历了从明初“河海兼运”,到永乐十三年罢海运、陆运而专营河运,以及明中后期,由于漕运积弊严重,海运优势明显,朝廷和地方中出现了关于重开海运的争论,然而海运最终没有得以实施,明代最终由海洋走向了内河漕运。  第一章首先总结了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背景,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论述了明代漕运与海运的经济制度变迁进程,详细论述了从明初的河海兼运,到永乐年间罢海运、专行漕运,嘉靖、隆庆年间的河海之争,以及明末短暂的施行海运的制度变迁史。第三章对比了漕运、海运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各自的优劣势,说明了海运所具有的优势和技术可行性,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第四章详尽分析了明代关于漕运系统变革的中央、地方政府的决策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漕运总督这一关键节点,同时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对其条块分割体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第五章进一步研究了大运河沿岸的中小利益集团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以求从更加立体的视角审视这一史实。  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研究法等方法,试图从漕运经济利益的角度分析明代的漕运制度,揭示这一历时数百年的历史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说明了既得利益集团对于改革的阻力是海运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希望能够弥补相关领域对于这一史实研究的不足,同时也为我国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其他文献
期刊
21世纪,世界经济进入了更加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日益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一线人才,毕业直接连着就业,如果一开始不做好职业规划,浑浑噩噩,肯定会错失良机,徒走弯路。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好职业生涯
期刊
股权投资也是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方法之一,但我们由于受到市场不规范的影响,使过桥资金或私募资金在以股权形式进入企业时,企业和投资者达成意向的可能变小。其中企业估值问题就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正迅速融入世界经济的洪流之中,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同时也是
鉴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下降,人们认为,电子元器件制造商的赢利状况会有所改善,但另一个更大的挑战冒了出来,即需求的一蹶不振.通常而言,每年的这一时期,由于九月份定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