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儿童的学龄前教育和知识的传授越来越被重视,各类教育形式和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对视障儿童来说,学龄前教育尤为重要。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学习,训练除视觉以外的感知觉补偿作用,弥补视觉缺陷、开发视障儿童其他的潜在能力,促进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发展学龄前视障儿童教育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趋势,部分发达地区甚至已经做到从零岁开始就对视障儿童进行教育。其中,科普书籍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国外视障儿童教育领域也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我国,由于视障儿童教育目前尚未被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之内,因此仍没有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国内现有的盲校也仅对学龄期视障儿童开设了相关课程,教育范围还未能全面覆盖幼儿相关的特殊教育,因此有关学龄前视障儿童科学普及领域的研究也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学龄前科普知识的培养,对于视障儿童的全面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加强学龄前视障儿童的科学知识普及迫在眉睫。材质语言能够帮助书籍信息进行有效的传达,同时还能够发展视障儿童的精细动作,因此需要充分借鉴国外视障儿童科普书籍设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将书籍设计与材质语言融合在一起,在不断尝试中探索出适用于我国学龄前视障儿童科学普及书籍的形态及使用价值。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范例分析法,通过前期的调研,总结出有针对性的问卷,并依据问卷反馈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明确我国现阶段学龄前视障儿童科普书籍发展的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走访中国盲文图书馆、中国盲文出版社、临沂市特殊教育中心,以及和部分视障儿童家长的沟通,从专业的设计角度及用户需求层面,探索出一条恰当的、有实用价值的,关于学龄前视障儿童科普书籍设计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