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双元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一个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组织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也开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和竞争机制来提升企业效益。此外,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新冠疫情蔓延导致的经济重创,使得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感和紧张等情绪与日俱增。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以往对工作不安全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消极面,比如危害员工身心健康、打破工作-家庭平衡引发家庭冲突、减少个体对工作的投入、阻碍创造力发挥以及表现更少的创新行为等。然而工作不安全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压力源,并不仅仅只是一种阻碍性压力,也可成为一种挑战性压力,所以对其积极面的研究也应该引起广大学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化和复杂化,工作不安全感作为一种压力源,是现在职场员工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工作重塑作为一种有效应对压力的主动性行为策略,个体可以通过改变对事物的认知,再调整相对应的行动,来消除压力情境下由应激源引起的问题或是减轻由压力情境所产生的情绪反应。研究表明,工作重塑能够有效激发个体的内在动机和个人主动性,是促进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关于工作不安全感的积极结果研究中,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创新,但是他们并没有将员工个人特质考虑进来,也没有探讨过工作不安全感对不同程度的创新行为之间的差异性关系。本研究结合员工个人特质,从压力应对角度出发,探讨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不同应对策略(促进型工作重塑和预防型工作重塑)的影响及其边界条件,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应对策略在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双元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通过引入员工风险倾向这一调节变量,指出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风险倾向对工作重塑策略(促进型工作重塑、预防型工作重塑)和创新行为(探索式创新行为和利用式创新行为)的交互作用,为今后组织管理工作不安全感员工提供参考。针对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在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等多地的10多家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分时点的方式发放并回收得到305份有效样本,主要通过SPSS 24.0和MPLUS7.4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信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了相关假设。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工作不安全感与探索式创新行为负相关,工作不安全感与利用式创新行为正相关;(2)促进型工作重塑在工作不安全感与探索式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预防型工作重塑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利用式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员工风险倾向调节了工作不安全感与促进型工作重塑之间的关系,即员工风险倾向越高,工作不安全感与促进型工作重塑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反之越弱;员工风险倾向调节了工作不安全感与预防型工作重塑之间的关系,即员工风险倾向越高,工作不安全感与预防型工作重塑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反之越强;(4)员工风险倾向调节了促进型工作重塑在工作不安全感与探索式创新行为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员工风险倾向越高,促进型工作重塑在工作不安全感与探索式创新行为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员工风险倾向调节了预防型工作重塑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利用式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员工风险倾向越高,预防型工作重塑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利用式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弱,反之越强。
其他文献
一个国家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有赖于技术的创新与知识的进步。而技术创新与知识进步需要改变传统发展方式。当前,以资源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中国转变为科技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变得刻不容缓。同时,随着劳动分工与合作的深入,创新成果的有效产出有赖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也成为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因此,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成为区域经济研究范围内的另一重点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生态国土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宁波市作为长三角南翼核心城市以及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资源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发展与保护矛盾日益凸显,提高宁波市生态国土建设水平尤为迫切与重要。因此,厘清生态国土建设内涵,分析宁波市国土利用现状与生态问题,围绕国土资源、环境、经济子系统构建宁波市生态国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下简称“城商行”)不断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银行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数目已达134家。其在服务地方经济、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的过程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先前积聚的一些风险逐渐暴露出来。由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不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创业企业孵化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创业孵化平台为新创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孵化环境,但其建设质量却参差不齐,且众多孵化器的孵化绩效也不容乐观。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识别企业现有的孵化网络和创业导向特征并促使其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是不可忽视的管理问题。孵化网络是围绕在创业企业日常的关系网,它是创业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通道,对创业企业绩效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创业导向将直
本文探讨的是《美墨加协定》中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争端解决规则。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于2018年11月30日正式签署了《美墨加协定》以取代三国在1994年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就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争端解决规则而言,《美墨加协定》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当前,国际社会就如何改革“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规则”的辩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美墨加协定》针对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规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政策引起了各国监管当局、国际组织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之同时,中国也开始了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探索。中国人民银行在2016年开始对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进行升级,将其改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MPA作为当前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重点内容,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多种宏观审慎工具的约束对银行的信贷投放进行限制。商业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
高铁在我国现在的交通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除了满足庞大的客运需要以外,也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新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逐渐上升,特别是其作为产业转型的要点之一,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形成直接关系到产业转型的速度和质量。高铁对可达性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人员和要素的流动,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高产业关联度的行业必然会受到高铁开通的影响。东北地区作为原有的重工
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山西成为我国首家在全省域范围内开展系统性综合配套改革的国家级试验区,即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7年9月,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要求山西进一步深化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力争到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相关机制体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供全国同类经济地区转
贫困与反贫困是一个涉及全球性的现实问题和社会难题,减少贫困人口、降低贫困发生率、缩小再次陷入贫困的概率,是所有国家造福人民奋斗的方向,更是每个国家的人民呼声日益高涨的要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贫困表现在各地区的严重程度呈失衡状态。回顾我国反贫困的征程可发现,就贫困发生的主要区域而言,贫困问题扎根于农村,要达成全国人民追求发展、脱贫奔小康的心愿,国家除了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另外还要采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设立是为满足反腐败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在客观上司法机关无法查清差额财产的产生原因;另一方面,国家工作人员主动对差额财产的产生原因作出解释的几率较小。廉洁奉公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在该种情况下,持有无法解释产生原因的巨额财产使其陷入不廉洁境地,业已对职务廉洁性这一法益造成了损害。而凭借常态化立法,刑法并未将该种行为纳入规制范畴,无法对行为人施加刑罚。因此,为解决这一困境,巨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