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反向混淆指商标在后使用人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并进行大量宣传,使消费者发生混淆,误以为注册商标权人之商品来源于商标在后使用人,或与其存在附属关系、赞助关系或关联关系的情形。商标反向混淆自提出以来一直引起着学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时至今日,对于反向混淆的本质与判定,理论界依然存在着较大争议,实践中法院判决出入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向混淆指商标在后使用人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并进行大量宣传,使消费者发生混淆,误以为注册商标权人之商品来源于商标在后使用人,或与其存在附属关系、赞助关系或关联关系的情形。商标反向混淆自提出以来一直引起着学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时至今日,对于反向混淆的本质与判定,理论界依然存在着较大争议,实践中法院判决出入也较大。本文拟在对反向混淆的特征、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商标混淆理论,揭示反向混淆的本质,同时归纳出判定反向混淆侵权的方法。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引言,该部分指出一直以来学界与实务届对于反向混淆的本质与判定均存在着较大的疑问,但已有的研究仅围绕反向混淆本身的特殊性展开,而未能从更为宏大基础的商标混淆理论出发,探究反向混淆与商标混淆理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明反向混淆的本质与判定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对反向混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此部分首先通过与正向混淆概念的对比,对反向混淆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的介绍,指出反向混淆在发生逻辑上与正向混淆截然不同,不存在正向混淆所预设的“搭便车”的情形。与正向混淆相比,反向混淆有着明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部分围绕美国法上的相关判例,对反向混淆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梳理。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案例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反向混淆在我国的提出、发展以及现状做了系统的梳理,指出学界与实务届对反向混淆从否定到接受到反思的脉络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目前学界、实务界对于反向混淆尚未有统一的观点,实践中法院的判决出入也较大的结论。而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则在于对于反向混淆本质的不明确。文章的第四部分结合商标混淆理论分析了反向混淆的本质并结合商标混淆理论对反向混淆进行了检视。本部分首先对商标混淆理论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商标混淆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将消费者是否有发生混淆的可能性作为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本部分对混淆理论确立、扩张的历史与原因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反向混淆的特点,得出了反向混淆本质上属于商标混淆理论扩张产物的结论,并论证了反向混淆符合商标法价值基础与商标混淆理论,是发挥商标识别功能、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需要,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文章的第五部分介绍了反向混淆的判定方法。在该部分,提出对于反向混淆应当沿用传统混淆的判定框架,同时根据反向混淆的特征对其中部分要素加以调整,从而形成较为体系的判定方法。该部分首先对商标混淆侵权判定的基本理论作出说明,着重对商标混淆理论下商标混淆可能性与商标侵权判定的关系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多因素检测法判定反向混淆的理论。对于反向混淆,应适用多因素检测法综合判定反向混淆之可能性,具体包括商标因素、商品因素、消费者因素以及实际混淆因素等。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对全文作出了总结,指出商标反向混淆是商标财产权属性增强、商标混淆理论扩张的结果,仅从反向混淆本身的特殊性出发不能了解其本质,通过梳理混淆理论的发展脉络,结合反向混淆的特征,可以得出反向混淆系混淆理论扩张的结果,相比于在正向混淆方向上的延伸,反向混淆更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同时,反向混淆作为新型的混淆类型,符合商标法价值基础与商标混淆理论,是发挥商标识别功能、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需要。对于反向混淆的判定,应当在考虑反向混淆特征的基础上,适用多因素检测法判定商标反向混淆之可能性,综合考量商标因素、商品因素、消费者因素以及实际混淆因素等。
其他文献
信息化浪潮推动教育的不断革新,新技术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微视频如火如荼的发展也引来了教育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尝试应用微视频教学,但微视频应用不一定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应用微视频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观察探究课中,学生观察目标不够明确、不能自觉有序完成观
随着互联网时代技术的革新和人才竞争的加剧,企业招聘和员工求职的过程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和更为宽阔自主的就业环境使得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日趋升高,求职方式的多样化和职业选择的多元化使得社交招聘成为当今招聘领域的主要形式之一,虚拟求职社群也在虚拟社区的发展和广阔的求职市场下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虚拟求职社群吸引潜在员工。在此背景下,探究虚拟求职社群对企业和求职者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我国法院直接适用诚实信用原则裁判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呈增长趋势,亦引发争议。尤其是“北京阿里巴巴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与丁佶生劳动争议再审案”,北京市高院以诚实信用原则为裁判依据,推翻了一、二审的判决,在理论与实务界引起争议。本文对2008年至2018年间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裁判中诚信原则适用概况进行考察,分析其适用类型,并对司法裁判中诚信原则的适用进行检讨,在此基础上对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裁判中直接适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与私营部门、社会资本合作,是现代社国家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运作的一种成熟模式,起源于英国。我国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相关支持PPP发展的相关政策。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标志着PPP的规范发展正式拉开帷幕。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加之社会对畜牧业农产品需求提高,促使近些年涉及畜牧行业的上市公司有所增加,因此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畜牧业生物资产具有其自身的众多特点,导致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过程与一般资产相比更加特殊和复杂。而《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颁布已经十几年之久,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畜牧业生物资产的处理要求进一步提高,具体会计处理中的
1986年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三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大批高净值人群,这批高净值人群的资产不是以现金形式存在,而是体现在自己持有的股权。他们想要投身慈善事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股权捐赠,既可以省去股权变现的高额成本,又有利于保持被持股公司在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于受赠的慈善组织来讲,企业的股权不但能够产生持续的分红,而且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股权价值也将不断增长,慈善组织可以通过被投资公司股权红利或变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就承担起了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的职责。1997年国务院将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划归证监会监管,从而扩大了证监会的监管职责。经过证券市场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以证监会为首的政府主导型证券监督体制。随着证券市场日渐活跃,为了更好地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国家自2013年启动了证券法修订,并先后经过2015年、2017年两次修订草案,为证券市场建立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安全防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监控摄像机网络作为社会安全防范重要措施,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建设。本文研究了监控摄像机网络领域中的两个课题行人重识别与属性识别。行人重识别是指跨摄像头的行人匹配;行人属性识别是指通过图片,识别出该行人的性别、衣着等信息。通过监控摄像机拍摄的图片进行行人属性识别,是很有挑战性的。不同的拍摄地理环境可能会导致图片出现低光照强度、低
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的发展,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对利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2017年保千里的掏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由于我国属于新兴的资本市场,相对于英美国家来说,公司的股权结构更偏向于集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经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成为学者们所研究的焦点。尽管我国已经开始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但是“一股独大”的现象并没有的到有效的遏制,大股东掏
气候变化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全球变暖已经导致了沿海地区海平面持续偏高,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的积累效应将直接引起低洼地区被海水淹没,同时给沿海国家带来类似于沿海城市洪涝、海水入侵及海岸侵蚀等灾难性事件。部分沿海国家及小岛屿国家面临着居住面积的缩减,人口的境内和境外的迁移安置,人权保护等问题,由此海平面上升情形带来的挑战已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国际法领域,而成为了国际法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