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分子离子的中红外激光光谱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硫自由基或分子离子在化学、低温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以及许多相关领域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对含硫化合物的光谱研究。本文利用速度调制中红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SO+、CS+和CS2+等含硫分子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主要内容有: 1)首次探测到了SO+分子离子的红外吸收光谱。SO+离子由SO2和氦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高压音频辉光放电产生。在1237~1316 cm-1波数范围内得到了X2∏态基频带的42条吸收潜线。探测到的谱线连同前人所得的微波谱数据一起用2∏态的有效哈密顿量进行拟合,得到了更加精确的基态分子常数和首次被确定的完整的第一振动激发态分子常数。基频带的带头为1291.5299(27)cm-1。 2)首次探测到了CS+和CS2+离子的红外吸收光谱。CS+和CS2+离子由CS2和氦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高压音频辉光放电产生。在1304~1366 cm-1的范围内,属于(1-0)、(2-1)、(3-2)、(4-3)和(5-4)带的28条CS+谱线被探测到。实验所得谱线的频率与预测的谱线频率相符得很好。同时,本文还在1200~1210 cm-1的范围内对CS2+离子进行了探测,得到了其25条v3带吸收谱线。实验所得的CS2+谱线用2∏态的有效哈密顿量进行拟合,得到了新的v3振动激发态分子常数。CS2+分子离子v3带的带头为1206.91762(32)cm-1。
其他文献
对于一种新型的体全息存储材料,全面测试其光学全息性能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光致聚合物的研究报道中,主要是围绕材料的一个或几个性能指标进行实验测试,还没有一套针
现实世界是由许许多多的复杂系统构成。从拓扑的角度看,这些系统都可以抽象成复杂网络。现在,复杂网络已经成为了研究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系统中各种不同复杂体系的结构和功
铁电薄膜(PZT,BST,BTO等)具有压电、热释电、电光、声光、光折变、非线性光学效应和高介电系数等优良特性,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价值。 对铁电薄膜的理论研究主要是运用
脉冲星是高速自转并具有超强磁场的中子星。可根据脉冲星稳定的周期性,将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单脉冲按周期进行叠加,会得到一个非常稳定的累积脉冲轮廓。脉冲轮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需要储存的信息当然也随之增多。而信息的储存离不开储存器,目前我们使用的主流的储存器是闪存,闪存作为一种非易失性的储存器,相
铁电性是指某些物质存在自发电极化现象,并且自发极化矢量取向能随着外电场而改变。铁电材料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铁电性,即电极化强度与外电场之间具有电滞回线的关系。具有铁电性且厚度尺寸为数十纳米到数微米的膜材料叫铁电薄膜。铁电薄膜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性薄膜材料,已成为国际上材料科学与凝聚态物理研究热点中的热点。相对于体材料而言,铁电薄膜具有许多优点:①可望与广泛使用的微电子或光电子元件集成,从而构成单片集成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