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处理布洛芬和镉废水的微生物响应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art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洛芬是一类非甾体抗炎药,由于其毒性低,疗效好,副作用小,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镇痛解热消炎药之一。二价镉Cd(II)作为重金属中极具应用价值的一种,已广泛用于各种工业过程。但布洛芬和Cd(II)废水进入到水体中,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还会引起某些人类疾病。因此,本研究采用活性污泥法分别处理含布洛芬和含镉废水60 d,以研究序批式反应器的整体性能,胞外聚合物以及微生物群落的演变。此外,还对Cd(II)抗性基因CzcA的丰度及其潜在宿主细菌的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结果如下:(1)活性污泥法处理含布洛芬废水时,随着布洛芬浓度的升高(0-5 mg/L),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4+-N)的去除效率均维持在95%以上并且比较稳定,总氮(TN)的去除效率略有下降但始终高于80%,总磷(TP)的去除效率在75%左右上下波动,布洛芬的去除效率先下降后稳定在40%左右。测定污泥样品中胞外聚合物(EPS,主要为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显示添加布洛芬后蛋白质的含量(每1 g MLSS)从第0 d的3.49±0.22 mg显著增加到第30 d的8.06±1.03 mg和第60 d的11.49±0.40 mg(p<0.05),说明细菌更倾向于释放蛋白质来保护细胞免受布洛芬的损伤。用三维荧光光谱法测定EPS的化学组成,显示从第30 d到第60 d胞外聚合物的化学成分增加了富里酸样有机物质。(2)随着布洛芬浓度的升高,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呈现先显著降低(第0-30 d)后逐渐升高(第30-60 d)的趋势(p<0.05)。对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Acinetobacter是布洛芬胁迫下的优势属。对功能菌的研究结果显示活性污泥中某些反硝化细菌(例如Acidovorax)和聚磷菌(例如Pseudomonas)的大量增殖是本研究中氮和磷去除效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对功能蛋白、酶基因预测的研究发现布洛芬压力下一氧化氮还原酶大亚基的表达量从第0 d的1393±186显著增加至第30 d的3537±3和第60 d的8388±147(p<0.05),说明这种功能酶可应对布洛芬胁迫并发挥除氮作用。(3)活性污泥处理含Cd(II)废水时,随着Cd(II)浓度的升高(0-20 mg/L),COD的去除效率均高于85%。NH4+-N和TN的去除效率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甚至在稳定运行阶段NH4+-N和TN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低至24%和40%。TP的平均去除效率为71.08%±0.37%,较高的去除效率可能与活性污泥中反硝化聚磷菌Dechloromonas和CandidatusAccumulibacter的大量增殖有关。Cd(II)的去除效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上,EPS的生物吸附以及微生物的外排泵等功能可能在应对Cd(II)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添加Cd(II)后,EPS中蛋白质含量(每1 g MLSS)从第0 d的0.76±0.10 mg显著增加至第30 d的3.39±0.75 mg和第60 d的1.07±0.64 mg,而多糖含量从20.91±0.78 mg显著下降至10.33±0.45 mg(第0 d至第60 d)(p<0.05),表明细菌更倾向于释放蛋白质来吸附Cd(II)并保护细胞免受有毒Cd(II)环境的损害。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富里酸样有机物质是EPS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4)添加Cd(II)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分析微生物群落动态演变发现Flavobacterium为抗镉的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3.84%(第30 d)和36.62%(第60 d)。对功能微生物研究显示Cd(II)胁迫对大多数反硝化细菌(如Thauera,Paracoccus,Hyphomicrobium,Comamonas,Rhodobacter,Pseudomonas)、氨氧化细菌(如Nitrosomonas)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如Nitrospira)的繁殖具有抑制作用,这也是本研究中氮化合物去除效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功能预测的研究中发现预测的金属依赖性水解酶和Cd2+/Zn2+输出ATP酶的表达量在第30 d和第60 d显著高于第0 d(p<0.05),说明这些酶在镉抗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对镉抗性基因CzcA进行定量分析,显示随着Cd(II)浓度的增加,在驯化阶段CzcA基因的丰度显著降低,而稳定运行阶段CzcA基因的丰度略有升高(p<0.05)。对CzcA基因所在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分析显示,大多数CzcA基因序列由Pseudomonas携带,使其成为CzcA基因的优势宿主细菌。
其他文献
格雷厄姆·格林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并享誉世界文坛。作为一名信仰天主教的小说家,他把天主教的价值标准内化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在格林看来,天主教在现当代社会中面临巨大挑战:世俗社会的逼迫和侵袭,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信仰失落以及天主教自身的矛盾。在格林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权力与荣耀》中,作者围绕着核心人物威士忌神父,描绘了 20世纪初期天主教在墨西哥面临的巨大危机以及众人形态各异的表现。格林在作
粉葛主要用作食用和药用,以块根作为主要的使用部分,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广东高明是其主要的产区之一,因其品质卓越常年远销国内外多地。粉葛易保存,因此农户选择在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种植面积最大、利用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为满足国内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则大量进口苜蓿干草作为饲料。2014年至2015年,本研究
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CSVCI)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数据特点及其与神经心理学测试相关性,为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记忆门诊的CSVCI患者70例为实验组,并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详细记录受试者临床基本信息,完善神经心理学测试(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
番茄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易受到环境(低温、光照、土壤pH值以及土壤本身钾含量低)及本身发育时期(发育中后期)等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缺钾症状而影响番茄的品质与产量。课题组前期通过小RNA的测序发现在耐低钾型番茄品系JZ34和钾敏感型品系JZ18中miR319b表达水平呈现极差异显著。miRNA作为生物体内源性非编码的小分子RNA,通过特异识别靶mRNA对其发生切割或抑制,进而在转录水平上负调控
背景与目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是一种在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波动的情况下保持脑血容量稳定的自我保护机制。dCA在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后的急性期甚至亚急性期可能受损。然而,dCA与相关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未被广泛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dC
金属材料的破坏行为是一个跨微观、介观和宏观的复杂多尺度问题,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兴趣。一种理想的研究共识是分别在不同尺度下对金属材料破坏过程进行研究,
近些年来,含氟抗生素由于具有安全高效等特性在医疗抗生素使用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氟取代改造后的含氟抗生素与母体抗生素在结构性质与环境行为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进行氟取代前后抗生素在各方面改变的比较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为探讨氟取代前后目标抗生素在生物富集行为中出现的差异及形成原因,分析环境浓度与水体温度两种环境因素对目标抗生素在鱼类体内富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含氟抗生素氟苯尼考(FLO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有责任也有义务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推动低碳转型。因此,中国政府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低碳经济。由于我国北方省份的低碳排放绩效和高工业比重,对北方工业部门的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是必要的。由于区域研究和行业研究中碳排放绩效评价方法的差异,因此,本文提出了区域-行业双重视角下的碳排放绩效评估,以缩小区域与行业视角的差距。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从区域层面对碳排
低温导致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其产量及品质,造成经济损失。近年来,人们通过升级园艺设施、喷施外源物质、进行低温锻炼以及交叉适应等方法,提高作物的低温抗性,以期达到稳产的作用。众多植物的耐冷性均存在交叉适应,如番茄、水稻、玉米、香蕉、马铃薯以及菠菜等;并且植物交叉适应的产生与植物激素、渗透调节、活性氧清除系统以及热激蛋白等密切相关,然而番茄盐-低温交叉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