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疏水基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ne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体内的微量金属元素,尤其是过渡金属元素,主要是通过形成配合物来完成生物化学功能的,其中以氮和氧为配位原子的有机配体与生物环境较为接近。本文设计和合成了两个含疏水基的有机配体,并分别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合成了8个过渡金属配合物,利用这些过渡金属配合物进行金属酶的模拟研究。 本文设计和合成了两个新配体:N-(4-叔丁基苯甲基)(2-吡啶基)甲胺(L1)和2-(4-叔丁基苯甲基)(2-吡啶甲基)氨基乙酸钠(NaL2),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技术表征了它们的组成。进一步合成了8个配合物:[Cu(L1)Cl(μ-C1)2Cu(L1)C1](1),[Cu(L2)Cl]n(2),[Cu(L1)2](ClO4)2(3),[Zn(L1)2NO3]NO3(4),[Ni(L1)2(H2O)2]Cl2(5),[Mnt(L2)2]·H2O·CH3OH (6),[Mn(L1)2(H2O)Cl]Cl·2H2O(7),[Co(L2)2]·3H2O(8),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等技术表征了它们的组成。 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所得四个配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双氯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配合物2是羧基桥联一维链状多核铜聚合物,而配合物6和7是单核锰配合物。 应用磁学性质测量系统测量了配合物1和2的变温磁化率。研究显示,双氯桥联双核铜配合物1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而羧基桥联一维链状多核铜聚合物2存在弱的铁磁性。 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配合物1-6对质粒pBR322 DNA的断裂。结果显示,没有加入氧化还原剂时,配合物断裂DNA的能力顺序为:6>1> 3>4>5>2。在有外加引发剂的情况下,配合物断裂DNA的能力顺序为:3>2>1>6>4>5。应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NBT(X-XO-NBT)法测定了配合物1-3的SOD活性。从得到的IC50值显示,配合物1-3的SOD活性顺序为:3>1>2。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贵金属纳米粒子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催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金属纳米粒子具有很高的表面能,其很容易发生团聚,团聚后其催化性能明显下降。为了阻止其团聚获得高催化性能,一般将金属纳米粒子装载到材料载体中。本论文基于二氧化过硅纳米粒子为模板分别制备了载Pd纳米粒子复合聚电解质空心微球、载Au纳米粒子复合发状聚离子液体空心微球和载Au聚合物刷复合微球,并对它们
钙钛矿结构的物质具有优异的铁电、压电特性,其中钛酸钡、钛酸铅和钛酸锶钡因为其在材料和催化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极高
吡啶并[2,3-d]嘧啶类化合物以其显著的生物活性成为当今化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药理学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可用于杀菌、抗真菌、抗肿瘤和癌症、消炎、抗痛风、抗兴奋剂、抗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