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单晶薄膜中的自旋调控及输运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大数据、社交媒体、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所产生的信息量迅速增长。“信息爆炸”使得尺寸更小、功耗更低、处理速度更快这三项指标成为引领电子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半导体器件相比,新型自旋电子学器件在信息存储方面具有非易失性、容量更大、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等显著优势,可为满足上述需求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而作为其主要构成的磁性薄膜因此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铁基单晶磁性薄膜为核心研究体系,分别以具有面内磁各向异性的单晶Fe/Co多层膜和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L10-FePt合金薄膜为切入点,着眼于表面重构对体系磁性能的调控、外延结构FePt合金薄膜中的自旋输运特性与深紫外激发下的磁线二色效应等,围绕材料制备、机制探索和器件设计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成果总结如下:(1)利用具有温度依赖特性的表面重构实现对单晶Fe/Co双层膜体系磁各向异性的调控。利用单晶Fe薄膜中的表面重构现象,系统地研究不同Co层厚度下表面重构对体系磁各向异性的影响,构建了磁各向异性与表面/界面重构的关联,并通过分离Fe/Co双层膜磁各向异性中的体贡献和界面贡献阐明了表面重构对Fe/Co界面各向异性的增强,进而实现体系磁各向异性的有效调控。(2)以外延L10-FePt/Cr薄膜作为核心体系,结合具有强轨道霍尔效应的3d金属Cr实现高效的电流诱导磁矩翻转。利用电流注入Cr层激发产生的轨道流,通过FePt层实现高效的轨道流-自旋流转化,从而驱动FePt自身磁矩翻转。实验证明,与具有强自旋霍尔效应的重金属相比,该结构中电流驱动磁矩翻转需要的电流密度降低了 69%。(3)在单晶L10-FePt单铁磁层结构体系中分别通过Cr元素掺杂以及局域电流退火的方式实现其不依赖于外磁场的电流驱动磁矩翻转。在保证L10有序结构的前提下,Cr掺杂后的L10-FeCrPt结构会诱导产生面内交换耦合场,打破器件面内反演对称性,进而通过自旋轨道矩效应实现磁矩不依赖于外磁场的定向翻转并结合理论计算对比相关物理机制予以阐明。通过局域电流退火的方法,设计出纵向Fe成分梯度反对称的器件构型,打破面内反演对称性,有效地实现L10-FePt单层膜结构无外磁场下的电流驱动磁矩翻转。这两部分工作为实现单铁磁层中自旋轨道矩在无外磁场下驱动磁矩翻转提供了思路,为高能效自旋电子学器件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4)在具有(001)与(111)双取向外延结构的FePt薄膜中使用线偏振态的深紫外激光对其过渡区域的磁线二色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磁各向异性不同的CoPt与利用退火温度调控有序结构的形成证明了DUV磁线二色衬度的形成与自旋取向以及有序结构的形成存在重要关联。这对进一步理解价带电子激发中磁线二色效应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钢材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将微合金钢的碳含量提高至中碳钢范围,并采用直弧型连铸机结合吹氩工艺进行连铸坯生产,消除弧形连铸机生产连铸坯内弧侧1/4处夹杂物聚集缺陷,实现无缺陷中碳微合金钢连铸坯的生产。然而,实际中碳微合金钢连铸坯生产过程外弧侧角部裂纹缺陷和皮下气泡缺陷频繁产生,对连铸坯的质量和后续的加工处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已成为限制钢材高品质与高效化生产的共性技术难题。因此,对连铸坯角部裂纹及
学位
随着当代社会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对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的生物传感器的需求正在增加。生物传感器将蛋白、核酸与小分子生物标志物转化成声、光、电等信号以实现对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药物反应调查和治疗效果评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和高成本效益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检测。然而,现今基于疾病标志物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仍处于起步阶段,
学位
<正>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措施,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立足点。然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产教融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单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很难达到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的目的。因此,构建科学、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产教融合进行监督和管理,是确保产教融合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室内建材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散发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对室内建材VOCs散发预测研究模型主要包括经验模型和传质模型等,但相关模型或者太过复杂、参数难以求解,或者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限制了预测模型的应用。同时,材料结构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室内建材VO
学位
多孔有机笼(POCs)是一种晶态多孔分子材料。多孔有机笼既是一类通过共价键将构筑单元连接成具有孔隙结构的笼状分子,又代表了通过超分子作用将有机笼分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组装成独特的多孔结构。因而多孔有机笼同时具备分子和多孔超分子的属性,可以作为一类主体分子,也作为一种超分子多孔材料。它们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高的比表面积、三维交叉孔道和易于器件加工等材料特点。多孔有机笼在吸附与分离、非
学位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作为化学和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传感分析、生物成像以及疾病诊疗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存在独特的亲金相互作用,金(Ⅰ)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纳米材料不仅具有多种形态的纳米结构,而且通常表现出聚集诱导磷光发射特性,这使得其在构建高性能的纳米发光传感器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金(Ⅰ)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出发,利用金(Ⅰ)纳米材料构建了三种纳米发光传感器,实现了多种目
学位
传染性病原体广泛存在于食物、水和空气中,用于治疗病原体感染问题的抗生素曾是最优解决方案。然而,随着抗生素的误用和过度使用,细菌出现耐药性,对全球健康问题造成极大的威胁。枝状纳米二氧化硅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高曲率表面结构、大的中心辐射状孔道、可及的内表面,为化学与生物分子的附载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在食品安全、环境工程、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因此,本论文基于枝状纳米二氧化硅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学位
随着工业和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含有有色染料和抗生素的废水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生活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现如今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具有高效且稳定性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已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钨酸铋(Bi2WO6)作为Aurivillius家族中最简单的一类半导体材料,它所具有的层状结构使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光催化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未经改性的B
学位
电解水制氢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阳极的析氧反应(OER)控制着电解水制氢的能量效率。高性能电催化剂的设计在克服OER的动力学壁垒,降低电解水制氢的能耗上至关重要。本文以廉价过渡金属催化材料为研究对象,着重聚焦于金属有机骨架(MOFs)和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材料,围绕缺陷引入手段、界面构建方法和元素化学掺杂策略,从优化组成搭配、调节形貌和调整微观结构入手,系统研究了以掺杂元素引入量为导
学位
在设计中,夹层梁/板的屈曲以及振动是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并直接决定了其服役性能。在过去几十年间,关于屈曲问题的研究更多,早期的研究多数针对于各向同性夹层结构,且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关于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屈曲研究相对较少。迄今为止,适用于复合材料夹层梁/板屈曲的精确统一化理论模型仍有待建立。不同于薄壁梁板结构,夹层梁/板结构的力学行为反映出了一些独特的属性,例如,夹层梁/板的局部失效模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