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压缩二次编码优化算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erro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电子设备的逐渐普及与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都给视频压缩技术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可视电话、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直播、数字图书馆、交互式视频游戏等等都已经十分常见。数字视频编码已经有着近四十年的发展史,但随着视频需求从高清视频向4K、8K等超高清视频的推进,视频编码技术也迎来新的挑战。如何解决高清视频大数据量的压缩问题,如何保证有限带宽条件下高清视频的传输质量,如何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视觉质量的需求。这些都成为了视频编码技术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因应这些问题,论文围绕基于单趟编码统计信息的二次视频压缩展开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二次视频压缩算法的优化理论,改进率-失真优化方法,提出基于单趟编码统计信息的率-失真优化算法。通过分析单趟编码的编码参数以及编码残差等信息,在二趟编码中设定更加适合的编码参数。通过建立编码单元间的参考价值关系调节拉格朗日乘子,使各编码单元的比特分配更加合理,达到率-失真优化的目的,从而提升编码质量;(2)研究码率控制模型,提出基于单趟编码统计信息的码率控制算法。通过单趟编码设定的量化参数以及编码过程中消耗的比特数等信息,在二趟编码中对量化参数进行修正,使得编码器的码率控制算法能够为每个编码单元分配更加合理的码字,从而提升码率控制的精度;(3)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统计编码残差,建立概率分布模型,提出一种针对视频运动区域的编码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概率统计得到编码质量分布情况并尽可能将最差编码区域与最优编码区域向平均质量区域聚合,以达到平滑视频质量的目的从而有效提升视觉质量。论文工作提出的基于单趟编码统计信息的率-失真优化算法以及码率控制算法,能够在当前混合编码框架下进一步改善视频编码效率,控制视频传输质量。基于概率分布模型的编码优化算法,能够显著提升视频的视觉质量。相关工作已经被中国音视频标准(AVS)采纳至参考模型软件当中。
其他文献
公簿持有农是英国农民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和发展体现了英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变迁。本文主要研究的时间段为14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共分为三个章节进行探析。第一章讲述公簿持有制的初步发展。从维兰到公簿持有农,是农民身份的转变,也是中世纪英格兰社会环境变化的重要表现。公簿持有制的土地期限较长且有着固定的低地租,这种保有关系在英国迅速发展。第二章讲述圈地运动与公簿持有农的关系。笔者以都铎王朝和议
人工智能时代是数据驱动的时代,有了数据就能够获得真实世界的规律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做出决策。在图像识别和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如图像、视频这样包含了大量数据的载体也是人工智能时代十分重要的数据来源。不同于普通的表格数据,这些数据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直接决定了人们能从中挖掘出多少有用信息。因此,图像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发展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头部姿态估计是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中的一大研究热点,其检测过程是
格被广泛应用于拓扑学、逻辑学、组合学和代数学等数学领域.格与群、环、域都是代数学中重要的代数系统,而与群、环、域不同的是,格是一类特殊的偏序集.格作为偏序集能够更准
迁移学习或域适应学习是目前机器学习中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利用与目标域相关的源域知识辅助目标域的学习。异构域适应学习(Heterogeneous Domain Adaptation,HDA)是域适应学习的重要分支,由于源域和目标域间的特征空间不同,域间的知识迁移更具有挑战性。如何对齐不同的特征空间,自适应地迁移相关知识对于HDA而言至关重要。目前已出现很多HDA方法,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只注重对齐源
在应对不同容量规模的文件存储的场景里,现有分布式存储系统采用的存储策略是固定文件分块大小的方式,如GFS和HDFS等,固定分块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器并行写入数据的性能和减少
非均衡数据场景在现在的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任务中十分常见。标准的机器学习算法一般都是以样本数据分布大致均匀为前提建立的,然而当样本数据分布不均衡时,算法的准确度会
当今计算机软件面临的安全防护挑战主要集中在内存相关的溢出攻击上,为了绕过“数据段不可执行”等经典防御机制,入侵者往往会选择代码复用的方式实现攻击意图。面向返回编程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企业在劳动力和资源方面的竞争逐步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着科技进步,创新型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注重环保的精益发展模式转变。生产线优化逐步成为制造企业转变的主要方法,具有投资少、效果好的特点。A公司作为电流互感器制造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不仅受到上游成本和下游价格的双重压力,还面临市场反应慢、生产周期长、交货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对A公司生产线进行优化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图像,提取有效的人脸描述特征进行身份鉴定的技术。人脸图像受到表情、光照、姿势、遮挡等因素的影响时,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不能快速有效地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稀疏表示是近年来人脸识别中一种备受关注的主流理论,该理论在样本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对光照、噪声、遮挡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为了在训练样本不足的情况下提高稀疏表示理论的鲁棒性,本文对基于稀疏表示理论的人脸识别算法加以改进,主要
卟啉和席夫碱都是功能性含氮有机配体,在材料、医学、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通过配体的结构修饰调控其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而扩展其应用是合成化学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