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亮点,要学好语文,单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外阅读上下功夫。因为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课外阅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知识的范围,提高人文素养,增加语感积累,提高语言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提高道德素养。它对学生的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写作都有一定的帮助。尽管“加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仍然让人堪忧。初中生课外阅读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很多学生没有将课外阅读落实到行动上来,表现出阅读量少,阅读功利化倾向、缺乏教师指导等问题,甚至反映到课堂阅读教学中,表现出学生感受力不足,想象力欠缺,表达力稚拙,质疑能力的缺乏,文学涵养的浅薄等问题。本文就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大语文教育思想、文学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以及新课标的理念,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从课内与课外的统一、鼓励与引导的统减负与加码的统一、实用与超越的统一这四个原则出发并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给予其课外阅读的指导,进而给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遵循评价中激励性、参与性、成就性、多元性原则,提出写读后感、开读书交流会、自做手抄报、进行演讲比赛等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可行性的活动,以激发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将课外阅读对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