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投入水平现状;了解学业投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学业自我效能感、焦点解决思维在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投入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上述三个变量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焦点解决思维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以焦点解决思维为切入点,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投入水平,为护理教育管理部门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投入水平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济南、青岛三所高等医学院校的236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研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业投入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焦点解决清单进行问卷调查。人口统计学资料和变量得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人口学因素对学业投入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焦点解决思维对学业投入的影响,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焦点解决思维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本研究采用SPSS20.0和AMO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投入总分平均得分为(66.64±13.98)分,总的条目均分为(3.33±0.70)分;三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认知投入(3.40±0.79)分、情绪投入(3.37±0.76)分、行为投入(3.20±0.72)分。人口学变量对学业投入的影响显示,年级、对护理专业的喜爱程度、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对护理本科生学业投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平均得分为(76.55±11.27)分,总的条目均分为(3.48±0.51)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3.55±0.65)分,其次是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3.41±0.48)分。3.护理专业本科生焦点解决思维总分平均得分为(50.02±7.94)分,总的条目均分为(4.17±0.66)分;三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资源利用(4.40±0.87)分、问题重构(4.08±0.90)分、目标导向(4.03±0.98)分。4.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学业投入总分呈正相关(r=0.686,P<0.01),护理专业本科生焦点解决思维总分与学业投入总分呈正相关(r=0.458,P<0.01),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与焦点解决思维总分呈正相关(r=0.506,P<0.01)。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和目标导向、资源利用是行为投入的显著性预测因素(均P<0.01);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及目标导向既是认知投入的显著性预测因素(P<0.01),也是情绪投入的显著性预测因素(P<0.01)。5.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焦点解决思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为:?~2值=16.985,CMIN/DF=1.415,GFI=0.984,AGFI=0.951,RMSEA=0.042。Bootstrap得出的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为(0.153—0.532),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为(0.030—11.545)。学业自我效能感以护理专业本科生焦点解决思维为中介变量间接预测学业投入水平,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8*0.37=0.25,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投入的总体效应值为0.25+0.55=0.8,焦点解决思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25%。【结论】1.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投入整体水平不高,有较大提升空间。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投入得分差异较大,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焦点解决思维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欠缺。2.年级、对护理专业的喜爱程度、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投入水平的影响因素;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焦点解决思维的目标导向均是学业投入的重要预测因素,焦点解决思维的资源利用可以通过行为投入预测学业投入。3.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焦点解决思维均与学业投入呈正相关。三者之间呈两两正相关。4.焦点解决思维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既可以直接对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投入起作用,也可以通过影响焦点解决思维进而对护理专业本科生学业投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