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与非过敏性鼻息肉T细胞亚型的差异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T细胞亚型相关的五种细胞因子IFN-γ、IL-4、IL-17、IL-10、TGF-β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在过敏与非过敏性鼻息肉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包括非过敏组10例,过敏组15例,正常对照组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检测法研究五种细胞因子在过敏与非过敏性鼻息肉形态学表达上的差异,Western Blot方法定量测定细胞因子IFN-γ、IL-4、IL-17、IL-10、TGF-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IFN-γ、IL-4、IL-10、TGF-β在非过敏组与过敏组鼻息肉粘膜下均有较明显的表达,而IL-17在过敏组表达较非过敏组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敏组、非过敏组IFN-γ、IL-4、TGF-β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但两组间蛋白表达量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过敏组与非过敏组三组间IL-17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非过敏性鼻息肉中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表达均增多,可能在鼻息肉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L-17和IL-10蛋白变化不明显。T细胞亚型相关细胞因子在过敏与非过敏性鼻息肉中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性。目的研究T细胞亚型四种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基因的定量表达,探讨四种基因在过敏与非过敏性鼻息肉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包括非过敏组10例,过敏组20例,正常对照组10例。采用定量PCR分析四种基因的转录情况,比较其在过敏与非过敏性鼻息肉中表达的差异性。结果非过敏组T-bet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组、过敏组均有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过敏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非过敏组GATA-3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过敏组与正常组、非过敏组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非过敏组与过敏组三组之间RORγt、Foxp3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过敏组RORγt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升高趋势,过敏组与非过敏组Foxp3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有明显降低趋势。结论非过敏性鼻息肉T-bet、GATA-3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过敏与非过敏性鼻息肉Foxp3基因表达水平均有降低趋势。T细胞亚型特异性因子除T-bet基因外GATA-3、RORγt、Foxp3在过敏与非过敏性鼻息肉中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性。Th1、Th2、Th17细胞可能在非过敏性鼻息肉的发病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Treg细胞可能对过敏与非过敏性鼻息肉均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葡萄膜—巩膜细胞外基质重塑机制在很多眼病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如前列腺素类药物降眼压机制、近视眼的形成机制等,都与眼局部信号转导调控巩膜基质重塑有关。研究脉络膜
11月26日至29日,由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暨馆长履职与创新能力培训班在淄博成功举办,全省各地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馆长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之一,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力预后不理想。虽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尚无公
琼胶酶是一种多糖水解酶,根据其降解琼脂糖的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α-琼胶酶(EC 3 2.1.-)和β-琼胶酶(EC 3.2.1.81)。本文结合自己的研究,从琼胶酶的生物学研究、酶的分类、
目的:利用D-半乳糖来建立中枢性老年性聋的动物模型,为中枢听觉系统老化机制的研究提供有效简便的途径。方法:用5%D-半乳糖(150mg/kg)对雄性Wistar大鼠进行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绝大多数NPC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易早期发生颈淋巴结和远处转移。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