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衢盆地古堰坝灌区景观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探索国土景观识别特征的传统人居环境研究过程中,个案研究的必要性逐步受到重视。其目的为发掘传统人居环境的在地特色及构建复杂认知体系,以探讨与个体差异相适应的特色发展路径。本论文以盆地灌区为单元、古堰坝工程为切入点对浙江省中西部金衢盆地古堰坝灌区景观体系进行研究。“盆地”、“灌区”分别限定了自然地理单元及水利工程单元,体现了自然-人文环境的耦合关系,并成为衔接宏观区域尺度研究及中微观社区系统尺度研究的线索。研究方法以紧密结合文献研究法及形态学上的图解分析法为重点,加以田野调查法、数字技术方法作为辅助充实研究深度及可靠性。第一部分,研究梳理了金衢盆地的环境背景及演变历程,交代古堰坝灌区景观格局形成的背景条件。第二部分,研究分别从水文干预、水空间营建、水资源管理三个层面整体论述金衢盆地古堰坝灌区景观体系的形态学特征、人文内涵及基础成因。水文干预层面论述了广义金衢盆地范围内古堰坝灌区的营建历史、67处重点研究灌区的地理分布特征及营建类型。水空间营建层面论述了农田系统中农业土地利用、农田土地划分两个方面,以及聚落系统中聚落群布局、村水结构、附属空间营建三个方面。水资源管理层面论述了水利益的分配、组织机构、社区层面的水责任分配。最后在三个层面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金衢盆地古堰坝灌区景观营建的特征。第三部分,对应第二部分古堰坝灌区的营建类型选取两处灌区进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同样从水文干预、水空间营建、水资源管理三个层面展开,最后总结灌区景观的特征。第一个案例为金华市婺城区白沙溪三十六堰灌区,属于大型河道堰群型灌区。案例梳理分析了灌区的发展历史、水利结构、聚落系统的特征、单个聚落的类型与结构、文化空间体系、堰会堰规及水习俗。第二个案例为金华东阳市洲义堰灌区,属于主子堰堰群型灌区。案例梳理分析了灌区的变迁、水利结构、农田开垦格局、聚落系统演变、分水制度及灌区维护机制。水利、农业、聚落、管理是金衢盆地古堰坝灌区景观的组成元素,也是其发展基础。古堰坝灌区景观在不同尺度上具备体系性、在地性,以及自然-人工环境共同蕴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体现了传统人居环境的遗产价值。论文对相关研究课题的延展及保护发展方案的制定有正面意义。
其他文献
背景&目的:近年来关于胞苷脱氨酶家族基因的研究报告络绎不绝,许多该家族成员在肿瘤发生、肿瘤耐药、机体免疫和抗病毒感染等生物活动中行使重要作用。NYD-SP15是我们发现的具有胞苷脱氨酶结构域的新基因,对其功能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NYD-SP15生物体内胞苷脱氨酶活性、在不同细胞周期中的亚细胞定位、核质穿梭的可能机制及其基因沉默对细胞增殖影响等研究,初步阐明NYD-SP15基因的功能
MnFe(P1-xAsx)化合物具有巨磁热效应(GMCE)。由于As元素有毒,所以人们做了很多用Si和Ge元素替代As元素的研究工作。MnFeP0.75-xGexSi0.25化合物都具有“初始效应”,随着Ge含量的增加化合物的居里温度TC增加,热滞减少。虽然MnFeP0.75-xGexSi0.25化合物在TC附近具有巨磁热效应,但是由于化合物存在较大的热滞,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本文则通过添加Ti、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我国正面临能源约束趋紧和环境污染严重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和环境的和谐共处,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通过有效的环境管制和能源政策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和实现环境的改善,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相关研究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在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三大目标实现途径选择上,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是最有效和最环保的方式。不过已有
本文为了能够向研制出高效、节能而又安全可靠的高性能材料与高敏感度导航器械结构提供基础形态学数据,利用光学成像、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CT与计算机三维重建等多种形态学技术,综合运用经典比较形态学和现代仿生学理论方法,对蜣螂亚科13种粪食性蜣螂与驼金龟科1种粪食性夜行驼金龟头部、口器、触角、复眼、鞘翅、足部以及刚毛的超微形态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蜣螂行为学特性分析了蜣螂特殊部位在减粘脱附仿生技术以及月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Productivity,简称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累积的有机物数量[2-3],是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有机碳总量和自养呼吸消耗量之差,它不仅直接反映着植被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反映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对大气中CO2的固定能力。植被净第一生产力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的重要过程。绿色植物接受
硅来源丰富、安全性高于商用石墨,理论储锂容量可达4200 mAh g-1(Li4.4Si),为已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最高,但其电导率极差、体积变化率可达400%,极易造成硅材料的破碎,致使电池性能衰败很快。针对以上缺点,科研工作者普遍采用两种改性策略:(1)纳米化,缩短e-和Li+在体相内的传输距离以改善电导率,加之其缩小的绝对体积变化能缓解应力;(2)复合化,与高导电性和高柔韧性材料复合以提高
目前橡胶制品的发展方向是高性能、低能耗和长寿命,常用橡胶比如天然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已经难以满足新型橡胶配件需要耐高温和耐油等方面的苛刻要求。氟硅橡胶具有杰出的耐高低温、耐溶剂和耐燃油性能,结合了氟橡胶和硅橡胶两种橡胶的优点,是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化工等各个领域应用的一类重要高分子材料,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其价格昂贵,制备工艺不易控制,目前仍难以推广应用。并且由于涉及到保密敏感问题,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