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目标公司特征的实证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_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跨国流动日趋便利,跨国并购日渐成为国际资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随着外商对华投资的不断增长,外资并购已悄然兴起,中国加入WTO后,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旨在规范和鼓励外商投资活动的系列法规,这进一步促使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当前激烈的并购浪潮中,研究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行为,对合理利用外资提升企业价值,同时发展壮大中国的民族产业,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目标公司,从财务特征和非财务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在学习和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运用计量研究与理论模型、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阐述中国外资并购目标公司的特征。非财务特征的统计结果表明:1995年-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目标公司主要发生在制造业,同时逐渐在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和水电煤等行业展开;并购模式以股权收购为主,增资扩股这种战略投资模式也将成为主流模式之一;并购区域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财务特征的实证研究表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的一些理论假设并不适用于中国,例如财务杠杆符号假设和规模符号假设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目标公司中就不成立。但是可以从盈利性、流动性、债务管理能力、成长性和企业价值评估这五个方面来考察目标公司特征。同时,盈利性、流动性、债务管理能力和成长性是越好,企业价值被低估的企业,越易于成为外资并购的目标公司。最后验证模型成功预测了68.4%的外资并购目标公司。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目标公司的特征,并提出对策建议和上市公司应对的策略:继续完善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产业政策,积极规范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反垄断法规和制度,不断推进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大力发展外资并购的市场机制,培育民族企业。
其他文献
中国股票市场已经走过17年的历程,其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前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股票市场
1984年秋天,未满19岁的我从师范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学任教,从此踏上了三尺讲台。回首32年的从教生涯,做一名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始终是我的梦想。也许正是带着这样的梦想
2005年9月7日,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向中国市场推出最新16层计算机断层成像(CT)系统--SOMATOM Emotion 16.SOMATOM Emotion 16采用了多项西门子最先进的CT技术,包括液态金属轴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硕果累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融资制度充分动员国民储蓄转化,为转轨经济提供了持续的资本供给,有力推动了经济稳定增长,中国经济也因此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了达到这一最终目标,中央银行必须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科学的制定出适合我国的货币政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往往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不管政府的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