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23Nb-0.7Ta-2Zr-O合金的抗冲击和拉伸性能及其变形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NbTaZrO系列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生物兼容性而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尽管如此,TiNbTaZrO系列合金的无位错变形机制饱受争议,而且其冲击性能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机制仍缺乏研究。材料的冲击性能可以通过霍普金森杆压缩实验(split Hopkinson bar compression test,SHPB)和夏比摆锤冲击实验(Charpy impact test)表征:在霍普金森杆压缩冲击过程中,绝热剪切(adiabatic shear)通常萌生于非均匀变形阶段,从而导致材料的急剧失稳;在夏比摆锤冲击实验里,冲击样品的预制裂纹有助于评估零部件在具有加工缺陷的情形下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即冲击韧性)。因此,对TiNbTaZrO系列合金的冲击性能及变形机制研究兼具科学价值和工程价值。本研究首先通过热挤压、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和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Ti-23Nb-0.7Ta-2Zr-O合金样品,进而研究Ti-23Nb-0.7Ta-2Zr-O合金样品在不同加载方向下(加载方向分别垂直和平行于样品挤压方向)的准静态压缩、霍普金森杆压缩冲击、夏比摆锤冲击和拉伸行为,并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背散射电子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HR-TEM)系统表征各类Ti-23Nb-0.7Ta-2Zr-O合金样品的初始微观结构(包括晶粒尺寸、位错密度、取向差、晶界类型、织构和储存能)及其在变形过程中的演化,揭示Ti-23Nb-0.7Ta-2Zr-O合金的变形机理。具体实验结果总结如下:1、热挤压、等径角挤压和退火样品在拉伸实验中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和均匀延伸率分别为903 MPa/1027 MPa/15.2%/7.8%、985 MPa/1043 MPa/8.7%/1.1%、730 MPa/749 MPa/17.5%/1.5%。透射电镜表征表明热挤压样品的高屈服强度、高抗拉强度、良好的加工硬化和塑性变形能力与其在热挤压过程中形成的纳米尺度变形结构相关。该变形结构因与基体具备特殊晶体学关系([210]基体∥[111]变形结构、(121)基体∥(101)变形结构)而能有效阻碍位错滑移。2、霍普金森杆压缩冲击实验发现绝热剪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即仅发生于冲击加载方向垂直于Ti-23Nb-0.7Ta-2Zr-O合金样品的挤压方向的实验中,而未发生于加载方向平行于样品挤压方向的实验。背散射电子衍射表征发现上述绝热剪切的各向异性源自于热挤压过程形成的丝织构和等径角挤压织构,表明几何软化(geometrical softening)机制是Ti-23Nb-0.7Ta-2Zr-O合金样品绝热剪切带(adiabatic shear band)的形成机制之一。冲击过程中的温升计算表明,热挤压和等径角挤压Ti-23Nb-0.7Ta-2Zr-O合金在绝热剪切起始点的整体温度分别是321 K和331 K,远未达到合金再结晶(recrystallization)温度(0.5Tm=1066 K,Tm为该材料的熔点,约为2132K),故Ti-23Nb-0.7Ta-2Zr-O合金在冲击过程中形成的绝热剪切并非源于传统的热软化(thermal softening)机制(即通过绝热温升至再结晶温度而诱发局域剪切变形和再结晶)。基于此,本论文提出微观结构软化(microstructural softening)机制是Ti-23Nb-0.7Ta-2Zr-O合金绝热剪切带形成的主要原因。3、背散射电子衍射对Ti-23Nb-0.7Ta-2Zr-O合金绝热剪切带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热挤压样品和等径角挤压样品的绝热剪切带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即热挤压样品的绝热剪切带主要由位错密度和局部取向差更高的变形晶粒组成(占比81.4%),而等径角挤压样品的绝热剪切带主要由位错密度和局部取向差较低的再结晶晶粒构成(占比72.0%)。温升计算表明两种样品不同的绝热剪切带结构是由在压缩冲击过程中不同的最高绝热温度(分别为608 K/1159 K)所导致的。等径角挤压样品的最高绝热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故通过旋转再结晶机制(rotational re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在绝热剪切带内形成了再结晶组织,而热挤压样品的最高绝热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故在其绝热剪切带内仅形成变形组织。4、夏比摆锤冲击实验表明,冲击加载方向垂直于Ti-23Nb-0.7Ta-2Zr-O合金挤压方向的夏比冲击韧性高于加载方向平行于挤压方向的夏比冲击韧性。背散射电子衍射表征发现在具有高冲击韧性的冲击样品中,形成了大量垂直于主裂纹扩展方向的次裂纹,该次裂纹由晶界和织构间隙的分层(delamination)所诱发,有助于吸收更多的冲击功,并降低主裂纹前端的应力集中。
其他文献
当前,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对人民生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而随着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我国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增长背后的深层次矛盾也愈发突出,亟需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实现全面绿色发展。重污染工业企业作为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推动重污染工业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提高其环境治理和绿色经营能力,是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统一,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内在矛盾的重要
光学相干层析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非侵入式、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生物组织活体断层成像技术。偏振敏感OCT(Polarization sensitive OCT,PS-OCT)技术是传统OCT的一种发展,利用偏振光成像,通过检测生物组织背向散射光中包含的偏振特性信息,以诊断生物组织内部的早期病变,在临床诊断应用中有巨大的潜力。目前PS-OCT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微波成像雷达,通过主动式微波探测与后续聚焦处理获取目标的二维雷达后向散射率信息。干涉SAR(Interferometric SAR,In SAR)则是组合两幅或多幅SAR图像的技术,通过干涉处理把SAR的信息获取能力从二维扩展到三维。随着现代社会对SAR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SAR成像与干涉技术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在S
新型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s)、光电探测等多个光电领域的突出表现取得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成为下一代最具竞争力的光电半导体材料之一。相对于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发展时间尚短,其实际的应用依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钙钛矿由于其离子晶体特性,和合成过程中的快速生长动力学,对其晶体结构的维度控制以及
水样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在环境分析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实际水质的复杂性使得准确地获得分析结果成为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样品前处理过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中,固相微萃取(SPME)自发明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个微型萃取相使采样、预处理、富集和进样集中于一个无需溶剂的步骤完成,因此涂层材料成为这项技术的核心,决定了SPME的萃取灵敏性和应用范
现代战争的战场主体由地面发展到了空中,由于各种空袭武器的大规模研发,使得空中防御问题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火控系统可以为空中防御提供作战支持,其能够搜索发现目标、识别敌我目标、确定预射击的目标等,并在最佳时刻控制武器发射弹头阻挠或直接命中预损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跟踪预损毁目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防御操作的有效性。由于目标机动性能日渐提高,且火控系统中的探测装置所提供的目标量测信息中含有大
与前几代通信系统相比,5G根本性的变革之处在于它极大地拓展了无线通信的业务类型,5G可支持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 MBB)、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 RLLC)、大型机器类型通信(m MTC)在内的多种业务。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持续演进,可以预见下一代无线网络需要支撑的业务场景还将增加,这些业务对速率、时延、吞吐量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传统的单一网络架构难以支撑如此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
现代医学个性化医疗的发展趋势对药物分析学科发展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已不再局限于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等方面,更加关注根据不同患者个体状态,提供精确的药物治疗方案。其中原发性耐药问题是用药选择中的重要依据,即不同患者间对药物治疗反应差异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对药物无受益反应,这种现象在抗肿瘤药物方面尤为突出。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
掘进机作为煤矿综掘工作面的主要机械设备之一,其高效的生产能力一直是科研人员与技术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与追求目标。由于掘进机受恶劣的工作环境、截割臂工作角连续变化以及底板凹凸不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掘进机整机振动明显,机体系统振动会反作用影响截割载荷。因此,本课题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迈步行走主动激振式掘支一体机截割载荷特性及其优化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1874158)”,以当前煤矿井下巷道掘
第一部分利拉鲁肽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ag)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致死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采用5种不同的Lirag给药方案进行处理。分别于术前60 h、48 h、24 h、12 h、1 h开始皮下注射Lirag,200μg/kg,q12h。行单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术,术后10 h,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