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小说中的灾害书写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些年来,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人类发掘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却频繁发生,严重危害着人与社会的安全。通常人们所说的“灾害”其实并非仅仅局限于自然现象,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灾害也会因人的存在、活动而发生并产生一些变化,有时候,人类活动甚至会被认为是导致一系列灾害频发的罪魁祸首。文学作为生活的反映和时代的感应器,自然会关注到灾害的发生、过程以及灾后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而作家则通过书写灾害来记录现世,省视人性的复杂性,探询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80年代初期,阿来以一个诗人的身份进入文坛,从诗歌、散文到小说,一贯保持自持与审视。他于文学是特殊的存在,不仅没有盲从于任何思潮和流派,甚至试图“逃离”日益浮躁的世俗文坛。阿来持有对文学的虔诚与热爱,他在喧腾中保持宁静、纯粹的心地,以“沉默的旅人”的姿态,借助文字,殷切关注个体生命在艰难时世的挣扎、困苦以及孤独,并由此构建起对宇宙世界的终极想象与深切关怀。他的作品超越了个体与民族,于理智自持中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和边地特色。他的小说创作实践,在直面灾害、探觅救赎道路的文学书写方面独具匠心,可谓是一位知其何为、确有作为的文学大家。本文以阿来的《空山》、《野人》、《生命》、《环山的雪光》等等涉及灾害描写的小说为研究重点,具体梳理阿来小说中的灾害书写现象,分析阿来灾害书写的特点,研究阿来灾害书写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论:灾害文学及其研究状况。明确本文选题相关的创新价值、研究状况,界定相关概念的含义,进而从灾害书写的文化阐释入手,大致梳理中国文学自然灾害书写历程,并对当前灾害文学状况进行总体把握。第二章,阿来小说的多样性灾害书写。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实践是作家生活体验的形象表现。本章通过梳理阿来的童年记忆与灾害体验,具体呈现阿来小说中的多种自然灾害书写,追溯导致灾害产生的关系链。第三章,灾害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分析。通过审视灾害情境中民众的心理状态,展开具体人物形象分析,从而表现出作家悲悯的全人类观照和批判现实的精神。第四章,灾害情境的超越:信仰、语言与沉思。通过归纳阿来小说灾害书写的宗教情怀、诗化语言等特色,展开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当代民族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与思考,以寻求超越灾害情境的力量。在结语中进一步强调了在当今文学史上阿来灾害书写的特色及价值。
其他文献
汉魏六朝诗派与中晚唐诗派皆为晚清著名的学古诗派,这两个诗派的学古倾向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以两个诗派的领军人物王闿运和樊增祥、易顺鼎为例,从诗学对象、诗
在山西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李锐的创作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尤其是他以“吕梁山”为背景所创作的一系列乡土气息浓厚的小说,更是以其思想的深刻与叙述视角的独
徐再思是元代末期重要的散曲作家,今存有小令103首,数量极其可观,从元散曲的多个选本看来,徐再思的散曲都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和传播。为了能对徐再思作品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把握,
翰林学士作为高位政治文人,才艺识见多高人一筹,中唐前期翰林学士在履行自身职能时在政治和文学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同时也影响着当时的文人及其创作。本
作为晚唐重要的抒写民生疾苦的诗人之一,聂夷中的诗歌在晚唐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聂夷中的生平经历、诗歌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诗歌思想艺术渊
魏晋时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战祸连年,民不聊生。而魏晋又是一个风流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体——名士们,个性十足、思想自由、不愿为礼教所约束,他们长期受到学界的关注,在他
木兰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女性形象,她的故事历史悠久,版本多样。据目前已发掘的文本来看,《木兰诗》是最早最完整的木兰故事文本。在《木兰诗》之后,不同的木兰故事文本相继出现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模式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格局下,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加深。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越来越多的留学
教师影响力指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引领、控制能力。建基于农业社会的传统教师影响力,主要借助于社会赋予教师的伦理等级、知识垄断与道德高度,其结果是导致教师"自
<正>按照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和全社会广泛支持"的格局,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和群众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