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钢铁工业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研究钢铁市场的长期需求规律,实现对钢铁工业的监测预测,对政府和相关部门准确判断钢铁工业的发展形势、有效预测钢铁工业的未来发展动向、正确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1996年钢产量超过1亿吨,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我国钢产量达到2。2234亿吨,约占世界钢产量的五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产钢大国。但中国并非是钢铁强国,在产品结构、企业管理、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世界钢铁强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和钢材质量的稳步提高以及钢材用户的技术进步,使得钢材需求量增加的同时,需求结构将保持多层次、多样性,并逐步向高层次演化。我国的钢铁工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对钢铁市场长期需求规律的研究,将数量增长和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本文在第二章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对钢铁工业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第三章中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进一步分析了各下游相关行业所受的冲击对钢铁行业的传递效应以及下游行业各自对钢铁行业的贡献程度,对我国钢铁市场的长期需求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两章的实证研究表明,近年来宏观经济中的基本建设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出口贸易对钢材需求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钢材需求的拉动弹性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由于受入世的冲击,出口贸易对钢材需求的拉动弹性有所下降。同时结果还表明,钢铁行业的主要下游行业的外部冲击均会经市场传递给钢铁行业,给钢铁行业带来同向的影响,并且具有持续的稳定效应。其中建筑业对钢铁行业的传递性最大,其次分别为机械行业、汽车行业和家电行业。在这些相关的下游行业中,未来对钢铁行业影响最大的是建筑业,贡献率稳定在40%左右,其次是机械行业和汽车行业,分别为22%和20%,并且汽车行业的贡献率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机械行业的贡献率也具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我们认为在未来机械行业将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新的拉动亮点。因此,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应紧盯市场,研究国民经济发展与钢材品种、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下游产业,特别是与钢铁行业相关度高的产业,如建筑、机械、汽车、轻工、铁道等产业的发展信息以及其对钢铁产品需求变化情况,开展重点钢材品种的市场调研工作,根据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WP=38>然而,钢铁工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钢铁行业自身的事情,它涉及到上下游的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国民经济全局。因此,加强对钢铁工业的监测预测,正确制定相关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力度及经营方针,对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大规模的干预,对宏观经济实行调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适度的宏观经济调控是建立在对景气变动监测和预测的基础上的,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宏观经济波动实行监测和预测的各种经济计量方法和模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这些先进的方法也被逐步应用到对各重要产业的监测预测中。在钢铁工业的监测预测方面,国际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始创于1969年的国际钢铁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 IISI)定期监测和公布世界和各国钢铁工业的各种统计和预测指标。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地质调查网(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也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经济周期研究中心的帮助下定期监测美国金属市场的波动变化,并定期计算和发布“金属工业指数”(Metal Industry Indicators, MII)。我们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收集了与钢铁工业相关的月度宏观经济指标、钢铁工业相关行业的经济指标以及钢铁工业自身的各项指标共300多个,这些指标覆盖了钢铁工业及其相关行业的生产、销售、效益、成本等各个方面。我们将收集到的各经济指标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了相应的增长率序列,并将其进行季节调整,然后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方法、K-L信息量方法、峰谷对应法等多种方法综合筛选出了16个景气指标,分别构成中国钢铁工业的先行、一致、滞后指标组,并利用国际上先进的合成指数(Composite Index, CI)方法构建了我国钢铁工业的景气指数,其对应图形如下: 图4.1 钢铁工业一致合成指数(实线 左坐标) 图4.2 钢铁工业一致合成指数(实线 左坐标)和先行合成指数(虚线 右坐标) 和滞后合成指数(虚线 右坐标) <WP=39>这一指数可以对钢铁工业发展的周期变化给出相应的信号。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钢铁工业先行、滞后指数,相对于一致指数均具有较好的先行性和滞后性,先行指数峰谷平均先行期为10个月,滞后指数滞后期为9个月。合成的景气指数表明我国的钢铁工业在经过短期回落后,从2001年底进入了新一轮的、持续时